前言:
咨询热线:186-1428-9520(同微)
我常对学生讲,治肌营养不良不读《内经》,好比盖楼不打地基——看着能起高,遇风就得摇。
现在有些大夫一见肌肉萎缩就开补药,以为“虚则补之”就是全部,却忘了《内经》早说过“脾主肌肉”“肝主筋”,病根不在一个地方。
正文:
上周有个年轻医生来问:“患者四肢无力,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都用过,反而更胀了”。
我一看方子,全是黄芪、人参堆砌,没辨虚实,没调气机。
我说:“你这是把车套在马前——方向反了。《内经》讲‘脾主运化’,脾不运化,光补气就像堵住的下水道越灌越淤!”
一、治肌营养不良,为啥《内经》是“根”?—— 别把经典当摆设
有人说《内经》太老,不如时方直接;
可你想过没有:李东垣写《脾胃论》讲“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朱丹溪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哪一个不是从《内经》“脾为仓廪之本”“肾藏精”化出来的?
肌营养不良的肉萎、无力、行走不稳,看着是肌肉的事,其实是脾、肝、肾三脏失调,而这脏腑关联,《内经》早说清了。
比如肌肉萎缩,《内经》明言“脾主身之肌肉”“肾主骨生髓,髓不足则胫酸怠惰”。
患者的无力,有的是脾的问题——脾虚不运化,湿浊内生产生“虚热”耗肌肉;有的是肾的问题——肾精亏了髓空,肾阳弱了温养无力,肌肉失充才会萎。
去年有个少年,15岁,肌营养不良3年,走路易摔,之前大夫连续用半年补中益气汤,结果食欲更差,大便溏稀。
我见他舌胖苔腻,脉濡缓,问是不是饭后腹胀、浑身困重,他连连点头。
这就是《内经》中“脾虚湿困”,不是“纯虚”,是“虚实夹杂”,光补气不化湿,反伤脾胃。
我告诉他:“《内经》说‘湿胜则濡泻’,你这脾像泡水的墙,得先排水(祛湿),再加固(健脾),肌肉才长得起来。”
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健脾,茯苓、薏苡仁祛湿,砂仁醒脾,少佐陈皮理气。
服两周,他说“肚子不胀了,吃饭香了,腿上有点劲”,这就是遵循《内经》之理——不是药多猛,是路走对了。
二、《内经》的“脾不为胃行津液”,才是肌无力的“关键”—— 别把“湿困”当“纯虚”
很多人一听“肌肉无力”就觉得是气虚,可《内经》讲的“痿症”,是“津液不布,肌肉失养”,是脾不运化、肝不疏泄、肾不蒸腾共同的结果。
就像《内经》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整个一条水液代谢链,脾是中枢。
脾不转输,津液变成痰湿,反过来阻滞经络,肌肉得不到营养就萎缩。
我治过一个中年患者,肉萎伴口干、恶心、舌苔黄腻,脉滑数。
这就是《内经》“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之前大夫用大量黄芪、当归,反而助热生胀。
我说:“你这不是虚,是湿热缠结,光补不行,要清热祛湿、疏通中焦,《内经》云‘中焦如沤’,得让中焦沤起来——运转开。”
用四妙散合茵陈蒿汤:苍术、黄柏清湿热,牛膝、薏苡仁导浊下行,茵陈、栀子利湿清热。
三周后,患者说“恶心没了,身体轻快,肌肉较前饱满些”。
你看,这就是读通《内经》的好处——不是一味补虚,而是要恢复脏腑功能,让津液正常输布。
三、《内经》“治萎独取阳明”,解肌无力的“困局”—— 别光“取阳明”不“调全身”
《内经》著名论断“治萎独取阳明”,很多人理解为只治胃,可原文接着说“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是强调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但要整体调。
尤其很多患者久病及肾,出现腰酸腿软、耳鸣头晕,这是《内经》“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功能衰退,不能单治脾胃。
我曾接诊一位青年,肌营养不良五年,四肢萎细,腰膝酸软,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
先前大夫一味用健脾益气药,无效。
我说:“你这是脾肾两虚,肾精不能滋养肌肉,得脾肾同补,《内经》讲‘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要用厚味填精。”
用右归丸合四君子汤:熟地、山药、枸杞补肾填精,附子、肉桂温阳化气,人参、白术健脾益气。
一个月后,患者感觉腰部有力,夜尿减少,肌肉未再继续萎缩。
这就是领会《内经】整体思维——不是单取阳明,而是以阳明为中心,统筹肝、肾、脾三脏。
四、传承的真义:用《内经》的“理”,治肌营养不良的“本”
我专研疑难杂症几十年,最初也走过弯路——见萎就补,结果患者胀满、燥热、失眠,反而加重。
后来重回《内经》,才发现“脾主肌肉”背后是运化、输布、滋养的完整机制,不是一味堆补药。
有一个十岁患儿,肌营养不良,纳差便溏,肌肉松弛,我据《内经》“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从调理脾胃入手,用七味白术散加炒谷芽、佛手,运脾开胃,略加杜仲壮肾。
两周后,患儿食欲增,大便成形,肌力略有改善。
这就是《内经》的临床魅力——从整体出发,恢复气机升降,让身体自己生长肌肉。
现在有人说罕见病难治,可中医精髓正在于辨证,肌营养不良不管先天后天,都能在《内经》找到对应病机——脾湿、肾虚、肝郁、瘀阻……只要理法方药一致,就会有效。
结语:
治肌营养不良,不是找个补方就行,得明白“为什么补不进去”“为什么越补越滞”。
这个“为什么”,《内经》早已答案。
我常对家属说:“别嫌大夫讲理论,讲得越透,说明思路越清。”
也对学生说:“别怕《内经》难,读进去一层,临床就深一层。”
经典之所以传千年,是因它直指疾病本质,我虽年高,仍常读常新。
专研肌营养不良这类疑难病,我将继续扎根《内经》,也愿更多医者重归经典,让中医真正帮到受肌萎困扰的患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