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揭晓。
2025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其中,山东有52家企业上榜,共实现营业收入69041.10亿元,18家企业营收过千亿元。
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浙江、广东强势领跑,上榜企业分别为79、56、54家。而山东则以52家的数量位居第四。虽然总数较去年微减3家,但其内部的结构与活力更值得关注。
省内地区分布来看,东营以13家企业的优势稳居省内第一,济南则以10家紧随其后;其余地市中,潍坊上榜企业6家,青岛和烟台上榜企业各5家,滨州上榜4家,济宁上榜3家,淄博上榜2家;而日照、临沂、菏泽、泰安等地也均有龙头企业上榜。
新秀+新“升”,这些山东企业崭露头角
透过榜单看变化,能看出哪些门道?
一方面,是新力量的登场。
本次榜单中,山东迎来两家新秀: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和道恩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道恩集团作为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其上榜本身就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注解。集团依托产业园,坚持恢复自然生态与建立产业生态“两个生态”融合发展,其旗下的道恩钛业、道恩股份先后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了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与道恩集团类似,山东中矿集团的上榜同样体现了传统产业的绿色突围。其研发的难处理金矿双循环熔炼提金新工艺,不仅破解了复杂金精矿的处置难题,实现金、银、铜等多元素综合回收,更做到了工艺用水循环利用、废气达标排放,将尾矿“吃干榨净”,是循环经济的生动实践。
两家新秀上榜,清晰地反映出市场对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拥抱绿色、创新驱动的新兴力量正破茧而出,崭露头角。
另一方面,排位变化也体现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活力。
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从446位跃升至271位,成为本年度山东企业中最大的“黑马”。紧随其后的是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从271位跃升至184位,上升87位;胜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升55位;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上升50位;浪潮集团有限公司上升47位。此外,山东黄金集团(上升27位)、山东省港口集团(上升25位)、中国重汽(上升17位)等行业龙头也实现了排名的显著提升。
跃升密码:绿色转型+数字赋能成核心引擎
观察那些排名大幅跃升的企业,可以找到规律:它们不再依赖传统的规模扩张,而是将绿色化转型和数字化赋能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了先机。
山东招金集团
本年度“黑马”山东招金集团,给出了传统产业升级的答案。
其175位的跃升,动力不仅来自黄金本身,更源于向高附加值工业用金领域的转型。通过攻克“圆柱形贵金属溅射靶材”等国产化难题,招金成功切入高技术制造业的核心材料供应,实现了从“卖黄金”到“卖黄金技术”的跨越。这种转型的底气,来自于深厚的技术积淀——手握上百项专利、荣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主导和参与起草近30项国际国内标准。这生动诠释了传统优势产业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找到全新的增长曲线。
弘润石化
上升87个位次的弘润石化,则提供了传统产业“减油增化”的范例。
在全行业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弘润石化新上总投资179亿元的项目,布局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项目,在2024年突破千亿产值。其成功秘诀在于摆脱同质化竞争,在高端润滑油、食品级白油等领域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替代,同时能耗水平相较全国同类企业降低47%。这正是山东化工大省“腾笼换鸟”的缩影。
同样,山东黄金集团的跃升,也得益于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统筹推进光伏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材料巨头万华化学的稳步攀升,则与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绿色产业的旺盛需求密不可分……这些企业的实践证明,绿色发展不是成本与负担,而是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排名上升47位的浪潮集团,则是山东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的旗手。从“互联网+”时代的服务器巨头,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赋能者,浪潮凭借其全球第一的AI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和创新的AI工厂模式,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算力底座和解决方案,打通了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山东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已突破650亿元,浪潮无疑是其中的领军力量。
与此同时,家电巨擘海尔集团持续通过物联网生态转型,从传统制造商向数字化生态服务商的身份蝶变,其排名的稳步上升(7位),再次印证了数字化是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关键所在。
生态共赢:鲁企前10名多为产业“链主”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生态圈与生态圈之间的“团体赛”。
榜单中的山东企业,位列前10位的是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南山集团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大多是其所在产业的“链主”,其发展态势往往能带动整个链条的跃升。这些表现突出的山东企业,正是山东发力培育现代化产业集群,强化产业链“链主”引领作用的生动缩影。
作为山东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中国重汽的表现极具代表性。面对行业洗牌,中国重汽不仅自身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其新能源重卡销量实现近三倍的爆发式增长,更通过向上整合核心零部件,向下拉动配套企业,构建起一个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增长背后,是一个庞大生态系统的集体爆发。
魏桥创业集团
魏桥创业集团的探索则更为彻底。这家以纺织和铝业闻名的传统巨头,凭借其在全球领先的铝全产业链优势,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了从铝矿开采、原铝生产、零部件加工,到整车制造,乃至最终拆解回收的完整产业闭环。这种极致的垂直整合能力,为传统优势产业开辟新赛道提供了“魏桥方案”。
山东省港口集团自整合以来,排名持续攀升,这正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供应链重构趋势的体现。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和RCEP经贸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一体化运营的山东港口,其竞争优势已经从单纯的港口业务,延伸至整个供应链的整合服务能力。
榜单的变化清晰地表明,企业竞争力并非一成不变。那些积极拥抱绿色转型、数字化赋能和生态化协同的山东企业,正在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它们不仅构成了山东经济稳健前行的坚实基础,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大众新闻编辑 吕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