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魏碧雲 杜佳)金秋时节,走进麦积区党川镇,一排排侧柏、白皮松、油松等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里青山环抱、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品质优良的绿化苗木,也成为陇东南地区重要的苗木培育基地。
近年来,党川镇的花庙村、石咀村、观音村等村庄连片发展苗木产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采购。这些苗木不仅绿了山川,也富了百姓——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在苗木装车点,现场一片繁忙火热。挖苗、捆扎、搬运、装车……村民们分工明确、动作娴熟,一株株苗木整齐码放,即将“走出大山”,为远方的土地增添新绿。
“我们每天早上7点开工,忙到晚上6、7点才收工。”正在搬运树苗的花庙村村民李团福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男工一天能挣180元,女工140元,要是用自家三轮车帮忙拉运苗木,每趟还能多赚50元。有这样稳定的收入,大家都干劲十足!”
产业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花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永生介绍,该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83户703人,全村苗木种植面积达810亩,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苗木种植。近年来,该村坚持以“党建+产业”为发展引擎,积极推动育苗产业向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转型,如今已成为西北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绿化苗木供应基地。
“我们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就是要让村民通过苗木产业真正尝到甜头、挣到收入。”任永生说,“今年以来,全村已销售苗木370余万株,实现增收71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会抓住秋冬绿化黄金期,力争年底前苗木销量突破400万株、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让村民人均依靠苗木产业再增收1.3万元。”
“截至目前,我镇已培育侧柏、白皮松、油松、红豆杉等绿化苗木4670余亩,主要分布在花庙村、观音村等地。今年预计销售各类苗木756万余株,创收1500余万元,带动680户群众实现增收。”党川镇副镇长孟炜介绍道。
从“绿色苗木”到“绿色产业”,从“生态美”到“百姓富”,党川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编辑 曹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