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渊时常会向我们展示一些令人难以忘怀、足以引发噩梦的生物。
但如今出现的这条疣棘狮子鱼却截然不同:这种粉嫩凹凸的生物形似超大体型的蝌蚪,它那卡姿兰大眼睛和呆萌笑容绝对能在下一部《动物森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这条暖心的小家伙是在加州外海新发现的三种狮子鱼之一,它们生活在3268-4119米(10722-13514英尺)的极压深渊之中。
疣棘狮子鱼(学名Careproctus colliculi)无疑是这三种首次完成分类鉴定的鱼类中最具魅力的物种。但同属新发现的暗色狮子鱼(Careproctus yanceyi)与滑行狮子鱼(Paraliparis em)同样为狮子鱼家族增添了令人惊喜的新成员。研究人员采集了每种鱼的标本进行详细分析,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对这些奇特鱼类遗传学、生理学及生态学的认知。
狮子鱼(Liparidae科)得名于其在浅海区域的行为特性 —— 它们常利用腹部的吸盘状圆盘吸附在岩石和海藻上,并卷起尾巴保持平衡。在更深水域中,它们会用腹部吸盘吸附在螃蟹身上"搭便车",或将自己固定在海床上。
纽约州立大学杰纳苏分校的海洋生物学家麦肯齐·格林格表示:"深海是惊人生物多样性的家园,这里存在着真正美妙的适应性特征。我们一次性发现三种狮子鱼新物种的经历提醒着人们:我们对地球生命的认知仍如此有限,同时也彰显着好奇心与探索力的价值。"
从明亮的浅滩到最黑暗的深渊,狮子鱼遍布地球所有海域。虽然已有大量狮子鱼被记录于超深渊带和半深海带,但在海洋深渊带却极少发现其踪迹。正如格林格长期推测的那样,这些新物种的发现表明深渊带栖息着远多于目前记录的狮子鱼 —— 只是人类尚未对该深度区域进行充分采样。
随着"里克特斯博士"等遥控潜水器的应用,人类对深海的认知正在迅速增长 —— 科学家们借助这类设备采集狮子鱼标本,几乎每日都能为这片未知生态系统带来新发现。随着工业界将目光投向深海寻找钴甚至氢等材料,这种探索变得日益重要。即使不考虑采矿活动,我们仍不清楚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些生态系统,也不了解这些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将如何反作用于人类。
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家史蒂文·哈多克表示:"记录深海生物多样性对于监测该环境可能发生的任何变化至关重要。"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鱼类与爬行动物学》期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