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年检察人员的业务能力,传承优秀办案经验,9月12日,肥西县检察院举办 “青蓝” 计划主题沙龙活动,搭建起 “青蓝” 对话、经验共享、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朝东出席活动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程伟主持会议。刑事检察部门的“青蓝”计划业务导师、培养对象以及检察官助理参加活动。
沙龙伊始,2名“青蓝” 计划培养对象们率先登场,结合自身办案实际,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既谈收获与心得,也不回避问题与不足,展现出青年检察人员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良好风貌。
第一检察部
检察官助理付彤
证据是诉讼的基石,事实是公正的准绳。在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全面、客观地审查把握证据,注重审查其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其次要准确、审慎地认定案件事实,了解法律规定,厘清法律逻辑。这需要我们不断锤炼抽丝剥茧的耐心、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深厚的专业素能。
第二检察部
检察官助理刘洋
关于证据审查认定问题,我自己体会较深的就是要对证据进行实质性、深层次审查,尤其是对鉴定意见类证据。对于如何准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我认为可以再细分为两个问题,一是狭义上的如何认定事实,二是如何撰写起诉书事实。
在业务导师分享环节,2位经验丰富的业务导师结合自身办案经历,围绕证据审查与事实认定的核心要点展开讲解。导师们的分享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用 “接地气” 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为青年干警搭建起 “从理论到实践” 的桥梁,让大家在倾听中收获知识,在思考中提升能力。
典型案件、检察故事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对证据的审查和事实的认定。证据审查过程中既要做减法,排除非法证据,也要做加法,发现证据线索和侦查活动监督线索。——第一检察部主任任德傲
建立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证据审查模式,要求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将审查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客观性证据上来,凭借客观性证据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关联性的最佳证据特征,确认案件事实脉络,对全案证据予以审查和检验,进而准确认定犯罪事实。——第二检察部主任李梦微
在互动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检察官助理们纷纷踊跃提问,业务导师则耐心解答、积极回应。在你问我答、观点交锋中,原本模糊的问题逐渐清晰,复杂的难题有了破解思路。这种 “开放式” 的交流模式,打破了部门壁垒,让不同部门办案经验得以融合,真正实现了一人提问、众人受益,一人分享、全员成长的效果。
“这场沙龙主题选得准、内容搞得实、效果来得好!” 沙龙接近尾声,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朝东对本次 “青蓝” 计划主题沙龙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青年干警提出殷切期望:
一是理念筑基,以正确理念引领检察办案方向。要坚持全面客观审查原则,既重视有罪证据更关注无罪辩解,确保每项证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二是学习赋能,以学识积淀厚植监督履职底气。既要系统掌握刑法、刑事诉讼法及最新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条文规范,更要深刻领悟新时代检察工作理念的精神内核,将纸面规定转化为化解矛盾、守护公正的实践智慧。
三是复盘提效,以反思淬炼提升重大案件攻坚能力。要坚持“办结更要办好”标准,通过“个案复盘+类案分析”,重点剖析“为什么这样办”“怎样办更好”,在利弊权衡中积累类案办理经验,在得失总结中提炼监督模型。
四是实践验真,以高质效履职锻造过硬检察铁军。要永葆“闻战则喜”的担当精神,主动承办重大复杂案件,在亲历性工作中锤炼本领,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落实到每一次讯问、每一份文书、每一起矛盾化解中。
此次 “青蓝” 计划主题沙龙,既是一次业务能力的 “充电会”,也是一场经验传承的 “接力赛”。下一步,肥西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 “青蓝” 计划,为青年干警搭建更多成长平台,推动青年检察人员快速成长为 能办案、会办案、办好案的业务骨干,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