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奔驰宣布其固态电池测试车完成从德国到瑞典的1205公里长途实测,全程未充电,剩余续航还有137公里。奔驰首席技术官称此为“颠覆性突破”。
日本丰田曾宣称的“领先中国20年”论调再次被提起。但就在欧美高调宣布突破的同时,中国上汽集团宣布计划2025年底投产固态电池,2026年实现量产装车。
奔驰这场实测确实搞得有声有色。测试车从德国出发,一路穿过丹麦,最后到达瑞典,整整跑了1205公里,到终点时还有137公里的电量。
这车装的固态电池组能量密度达到450瓦时/千克,比咱们现在常见的锂电池高了四分之一,但重量和体积跟量产的电池包差不多。这说明同样的空间能装更多电,续航自然就上去了。
不过这项测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里,电池充电功率明显下降了,快充功率从设计的350kW降到了280kW,降了大概20%。
这说明固态电池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还需要改进。奔驰这电池是和美国企业合作开发的,电芯由美国的电池公司提供,电池组集成则是奔驰F1技术团队负责。
看来这种跨界合作确实出了成果。说到固态电池,日本丰田可是最早提出“领先中国20年”的企业。几年前日媒也跟着大肆宣传,说丰田的固态电池一旦量产,就能“击垮中国电车”。
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早,手里握有不少专利,当时确实让不少人替咱中国捏了把汗。
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丰田的量产计划一推再推,从最早说的2026年推迟到了2030年,到现在还没见到量产的影子。
反倒是咱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跑得越来越快,完全不是丰田说的“落后20年”的样子。现在回头看丰田当年的豪言壮语,反倒成了个过时的玩笑。
这种技术领域的“大跃进”宣言,看来还是得谨慎对待,不然很容易被打脸啊。就在欧美高调宣布突破的同时,咱中国的企业也没闲着。
上汽清陶已经规划2025年底投产0.5GWh卤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生产线,2026年四季度实现量产,2027年一季度就能装车上市。
这速度可不是吹的。上汽推出的MG4“半固态安芯版”车型已经正式落地,标志着半固态电池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
这款电池液态电解质含量只有5%,在针刺测试中没起火,在零下25度的极寒环境下还能支持快充。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是180Wh/kg,比现在主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略低一些。这说明上汽更看重安全性而非单纯追求续航。
不只是上汽,咱中国多家企业都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布局。宁德时代在2024年4月申请了“掺杂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专利,其研发的电解质离子电导率达到1.15mS/cm。
宁德时代早在2024年11月,就有消息称其相关研发团队人员数量高达1000名以上。今年,宁德时代更是放出消息:计划在2年后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比亚迪已经成功下线60Ah卤化物复合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在零下30℃环境下放电效率仍能达到85%,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
国轩高科也在今年持续加码固态领域,今年5月宣布实验生产线搭建完成,即将进入预量产阶段,开始装车路测。其推出的“金石”电池良品率已经达到90%。
固态电池有多种技术路线,目前主要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卤化物三种路线。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虽然电化学氧化稳定性好,但刚性结构会导致电极界面接触不良。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且形变能力好,但对环境湿度极为敏感,易发生水解导致电导率骤降。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避开了这两者的短板,能在室温下实现高于10⁻³S/cm的离子电导率。
卤化物电解质还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氧化稳定性,可适配高电压正极材料,同时良好的形变能力能优化电极界面接触,不需要复杂的辅助工艺。
咱中国政府也在为固态电池发展提供政策支持。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文件,明确要推动固态电池标准子体系建设。
之后,工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也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研究。有了政策托底,企业研发和量产的底气更足了。
我国在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占比达36.7%,近5年年均增长20.8%,增速全球第一。这说明咱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技术积累。
固态电池的应用前景远远不止电动汽车领域。由于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特性,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储能等领域都有广阔应用前景。
在消费电子领域,固态电池可以解决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续航和安全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符合航空航天的严格要求。
在储能领域,固态电池可以作为大规模储能设备,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问题。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成本下降,固态电池的应用领域还会进一步扩大。
奔驰的固态电池测试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要说“领先中国20年”,那肯定是夸大其词了。毕竟丰田几年前也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个玩笑。
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态势,从专利申请量到量产时间表,都不输于国际竞争对手。上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都有明确的量产计划。
固态电池领域的竞赛才刚刚开始,谁能最终胜出还是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咱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