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约热泪奴
据说,某个国家要到我国来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了。
我国的评级机构将该国能源公司给出最高信用评级,为其进入债券市场铺平道路。
他国来发债这事我就不说了,有点敏感,我就来说说评级这事吧。
当年,正是这些评级机构,同样给了恒大最高信用评级。
2015年5月7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把恒大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下调至“B+“,展望为负面,有的机构评级更低至CC级,无异于向这家正在崛起的地产商泼来冷水,国内舆论瞬间炸锅,有声音指责标普造谣,甚至大骂美帝诋毁我们的资本市场。
为了反击,各大媒体、国内评级机构纷纷站台恒大。
国内三大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联合评级发布恒大地产信用评级报告,无一例外,全都给予了恒大最高信用等级AAA,评级展望为稳定。
AAA评级表明受评主体还债能力极强,基本不受经济环境影响;意味着在国内三家机构眼里,恒大具备较强成本及风险监控管理能力,多元融资渠道提升财务弹性,随着布局广泛均衡,抗风险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较强。
媒体也纷纷跟着摇旗呐喊。比如人民网的一篇评论是这样写的:
“此次三大机构的同时评级,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优秀的中国龙头企业……虽普遍获得国内机构的认可,却在国外评级中遭遇冷场,甚至沦落到C类评级——这种国内外的巨大差异,由来已久且具有深层次原因。”
“即便如此,恒大依旧像以上国内大型企业一样被国外机构评级冷落的境地,标普却在今年5月给予恒大较低的B+评级,暗示恒大还本付息及遵守契约具风险。实际上,恒大不但从未违约,去年12月还动用自有资金一次性提前偿还了13.5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秀了一把财务强劲的肌肉。”
“同一家企业,在国内机构与国外机构的评级结果中南辕北辙究竟是什么原因?资深分析人士称,境外机构对中国企业评级偏低,客观上有不了解企业和评级标准僵化等因素。而另一方面,主观上也有夸大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潜在风险的西方惯性思维,不排除成为海外做空机构帮凶的可能。”
长江日报当时也刊文《中国评级机构如何与“山姆大叔”斗法?恒大被国内三大评级机构评为AAA》,表示恒大评级引发的话语权争夺,表明一个健康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中国资本市场正越来越成熟,看待企业的眼光更为客观。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吧。
恒大暴雷,国内某些评级机构和媒体,被狠狠打脸了!
说它们为虎作伥一点也不为过。
标准普尔等国际老牌评级机构,有着上百年的经验积累,他们对企业的评级,往往有着专业的操守,不仅力求公正独立客观,还善于从蛛丝马迹中获得专业的结论,这也正是他们屹立百年而不倒的原因所在。
然而,这些老牌评级机构的精准预测和判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还被贴上“恶意做空”中国企业的标签,遭到国内某些媒体的猛烈抨击。
我现在关心的是,恒大暴雷,作为责任方的这些评级机构呢,到底有没有受到相应处理?
如果没有,所谓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何在,谁还相信他们的鬼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