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天早餐加2物?医生:全身炎症,癌症风险都降低了

0
分享至



每天早起,匆匆忙忙泡杯速溶咖啡、啃半个面包就出门,是很多人的早餐常态。看似简单对付,其实绕不过一个问题:长期的早餐质量差,身体早晚会“抗议”



不少人年过四十后,开始觉得哪里都“有点不对劲”。容易疲劳、肠胃不适、体检指标也渐渐亮起红灯。这些变化,往往和身体慢性炎症有关。

很多人听到“炎症”两个字,立刻联想到发烧、红肿痛,慢性低度炎症是另一个层面的隐形麻烦,它悄悄潜伏在体内,长期积累,风险不小。

研究发现,这类炎症和多个健康问题有关联,尤其和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异常增殖等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它和癌变风险被放在一起讨论。



不过别担心,解决方案不一定复杂。每天早餐加两种特定食材,就能为身体打下抗炎的“地基”,关键在于坚持、选对食物、吃得科学。

这两种食物,一个是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类,另一个则是天然抗氧化成分丰富的坚果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平平无奇?但它们的作用不容小觑。

先来说说全谷物。它和精制米面最大的不同在于保留了谷皮、胚芽部分,这些部分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多酚类抗氧化物质



这些成分的组合,能够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减少促炎细菌、增加益生菌数量,从源头降低肠道炎症水平,这对全身系统有积极影响。

膳食纤维还有个额外好处:它能减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避免胰岛素反应过强。长期高胰岛素水平也是促炎、促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因素

再看坚果类,比如核桃、杏仁、腰果、榛子,别小看它们那点点油脂。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都是抗氧化高手。



尤其是α-亚麻酸和γ-生育酚,这些成分能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从细胞层面降低慢性炎症触发的可能性。

坚果虽然好,但份量不能多,太多反而摄入过量脂肪。每天早餐抓一小撮,大概10克左右,搭配全谷物就刚刚好。

这两种食材组合在一起,一边调节肠道环境,一边清除自由基,长期坚持,对身体是实打实的“体内清洁工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多吃点燕麦、加点坚果嘛,真有这么大作用?确实,它们不是“灵丹妙药”,但背后有着明确的科学依据。



比如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就明确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50克以上全谷物和杂豆,并鼓励适量摄入坚果。

在《中国慢性病防控膳食指导建议(专家共识)》中,也特别提到:高膳食纤维+健康脂肪摄入模式,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相关风险

除了抗炎,这两类食物还有个被忽视的益处:帮助体重控制。全谷物和坚果的饱腹感强,可以减少后续摄入,避免“早餐吃少,午餐暴食”的恶性循环



全谷物的“粗糙口感”其实是信号,它提醒我们:身体需要花时间消化、吸收,不该一口气吞下去。这也是调节代谢节律的一个环节。

多项人群研究发现,早餐吃全谷物+坚果的人群,其炎症标志物(如CRP、IL-6)水平普遍较低,且长期癌变风险也有所下降。

这并不是说只要早上吃这两样,就能“百病不侵”。健康是一整套系统工程,但这一步,是成本低、门槛小、效果扎实的起点。



再说个常见误区:很多人为了吃得“健康”,早餐只喝一碗粥或者一杯果汁,结果血糖飙升、饥饿感更强,反而不如吃点“硬货”来得实在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坚果当零食,一口气吃半包,不仅热量超标,坚果的油脂也容易氧化变质,反而对身体不利。食物虽好,用法要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好多人一听说“全谷物好”,就随便买点“全麦面包”,结果其实是染了色的精制面粉。真正的全谷物,要看配料表排第一的是全麦粉或燕麦



不妨试试这样搭配:一碗燕麦粥,撒点亚麻籽粉,再配几粒核桃;或者全麦面包夹鸡蛋+一小把坚果。简单、经济、操作性强,关键是实用

饮食结构的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从早餐这顿起步,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长期回报。每天的第一顿饭,其实是给身体做“开机设定”

优化早餐,不是为了一顿吃得“高级”,而是让身体在一天的起点就少接触促炎因素,多一点保护机制,少一点健康隐患

每一口全谷物和坚果,吃进去的是食物,但留下的是对身体的善待。这不是短期的“见效”,而是长期的“积累”



我们无法完全避免外界的污染、压力或遗传风险,但通过每天的饮食选择,至少能把身体的“火”降下来,给自己多一点底气。

早餐这件小事,不该被忽略。它是我们每天和身体对话的第一句“早安”,也是对抗炎症、守护健康的第一步。

别等到身体“起火”才想着灭火。不如一开始就少点油,多点“抗炎食物”,让早餐成为最实用的健康投资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国营养学会 2. 《中国慢性病防控膳食指导建议(专家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铁原阻击战有多惨烈?9000人参战,700人生还,歼敌数量让人意外

鉴史录
2024-09-10 19:34:57
洪晃:一嫁美国律师,二嫁陈凯歌,三嫁法国外交官,43岁遇第四任

洪晃:一嫁美国律师,二嫁陈凯歌,三嫁法国外交官,43岁遇第四任

七公子娱乐
2025-06-15 11:20:03
人生3大天规,违背必遭恶报!很多人因不懂栽了跟头

人生3大天规,违背必遭恶报!很多人因不懂栽了跟头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5-09-14 12:30:00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泠泠说史
2025-09-16 16:59:28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不写散文诗
2025-09-15 12:11:12
有个比恒大还吓人的雷,可能已经快爆发了。

有个比恒大还吓人的雷,可能已经快爆发了。

流苏晚晴
2025-07-22 18:07:13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唐嫣拿下视后,85花却集体“沉默”

听陈道明一番话,终于懂为何唐嫣拿下视后,85花却集体“沉默”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16 16:40:27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中方外长亲自出马,波兰终于松口:可以放行中欧班列,但有个条件

墨羽怪谈
2025-09-16 11:25:34
老人被家鸡啄伤后腿部溃烂,住院十多天没检查出病因

老人被家鸡啄伤后腿部溃烂,住院十多天没检查出病因

观威海
2025-09-15 18:15:09
美国学者:中国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东风快递,而是汉字!

美国学者:中国最强大的武器不是东风快递,而是汉字!

阿柒的讯
2025-09-16 19:47:24
主力资金 | 2股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

主力资金 | 2股获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入

数据宝
2025-09-16 19:22:25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英格兰公开赛:32强决出16席!8组对阵出炉,丁俊晖对手+时间已定

球场没跑道
2025-09-16 08:00:55
杨采钰被指知三当三,其男友的爷爷要去母留子,福建本地人曝内幕

杨采钰被指知三当三,其男友的爷爷要去母留子,福建本地人曝内幕

一盅情怀
2025-09-01 19:45:49
2-3!法国男排世锦赛爆冷,两届奥运冠军出局?末轮需死磕阿根廷

2-3!法国男排世锦赛爆冷,两届奥运冠军出局?末轮需死磕阿根廷

我爱英超
2025-09-16 21:17:56
“女人若不正经,一眼便知”:不正经的女人,多半都有这6个特征

“女人若不正经,一眼便知”:不正经的女人,多半都有这6个特征

云端小院
2025-09-15 07:36:20
10天9板,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10天9板,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证券时报
2025-09-16 12:44:01
比美国还嚣张的国家出现,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统一

比美国还嚣张的国家出现,禁止所有中国外交官入境,不让统一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09-15 20:22:50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远超欧美!中国造出全球首台相控阵CT,成像清晰度堪比解剖

策略述
2025-09-12 15:46:15
邮报:曼联VIP座位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套餐价格已直降200英镑

邮报:曼联VIP座位销售情况未达预期,套餐价格已直降200英镑

直播吧
2025-09-17 00:42:06
令人没想到的一幕:杀害柯克的枪手被抓后,特朗普居然当众夸中国

令人没想到的一幕:杀害柯克的枪手被抓后,特朗普居然当众夸中国

通文知史
2025-09-15 14:25:06
2025-09-17 01:47:00
艾米手工作品
艾米手工作品
好物分享
359文章数 34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头条要闻

清华学霸小红书晒1.67亿元年薪被查 美司法部:他在逃

体育要闻

2022:勇士归来,库里的第四个冠军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2025款Apple Watch全系怎么选?

汽车要闻

智能体豪华旅行车 享界S9T30.98万元起售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手机
数码
亲子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华为鸿蒙 HarmonyOS 6.0.0.100 开发者 / 用户尝鲜版本开启推送

数码要闻

AMD 推三款锐龙 PRO 9X45 商用桌面处理器,可选 6 / 8 / 12 核心

亲子要闻

商务部等九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