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8路透
“困在重复里!”时隔两年,《向往的生活》正式回归第八季录制,黄磊、何炅等原班人马齐聚乌镇引发关注。近年来,类似重启的“综N代”并不少见:《歌手》《花儿与少年》《全员加速中》《我家那闺女》《王牌对王牌》等IP也纷纷上演“停播—复活”戏码。综艺IP长线运营本就艰难,而一档高知名度“综N代”从停录到重启,不仅关乎内容生命力的延续法则,更能折射行业招商生态的畸变。这些节目为何频频按下暂停键?又因何得以“重生”?在循环往复之间,我们或许能窥见综艺创作的深层困局与破局之道。
“王牌”的王牌组合
01 暂停:我们不想等到掌声消失的那一天
“录完这一季,就暂时先跟大家告别。”2023年,《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开篇,黄磊对着镜头平静宣布。这档国民级慢综艺的“体面暂停”,反而让口碑逆势回升——豆瓣评分从第六季的5.8反弹至7.2,接近前三季水准。
主动按下暂停键,在综艺行业堪称“反套路”操作。要知道,多数“综N代”的结局往往是:数据下滑→硬撑续命→口碑崩盘→悄无声息消失。例如《中国好声音》坚持录制12季后因舆论风暴停播,《极限挑战》换血后评分从9.2暴跌至4.1。
“综N代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35季。”资深综艺导演林森(化名)透露,“观众永远追逐新鲜感,而节目组能做的创新无外乎三种:换嘉宾、改赛制、加主题,但本质上仍是‘旧瓶装新酒’。”以《歌手》为例,洪涛曾公开坦言“能请的歌手都请遍了”,第七季不得不以“当打之年”为名转向新生代,最终仍难逃停播命运。
更残酷的是商业逻辑的碾压。广告主对“综N代”的态度堪称冰火两重天:一档新节目招商需PPT讲30页,而《奔跑吧》这类老IP仅凭标题就能拿下冠名。“但一旦数据跌破临界点,客户撤资速度比观众还快。”某平台招商负责人透露,《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广告量较巅峰期减少40%,正是暂停的导火索。
北斗七行的成功难以被复制
02 重启:客户的钱,只愿意为“安全”买单
“不是我们不想做新节目,是客户听到‘原创’两个字就摇头。”制片人阿K(化名)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策划的元宇宙恋爱综艺被三家平台婉拒,最终被迫重启五年前停播的明星竞技类老IP,“对方直接说‘有现成IP预算多给20%’。”
这种“招商绑架创作”的现象,在20232024年达到高峰。据艺恩数据,2023年全网综艺招商TOP10中,7档为“综N代”,其中《王牌对王牌8》《花儿与少年5》均为停播后重启项目。某乳品品牌市场总监直言:“现在经济环境下,我们更倾向投有历史数据的‘安全牌’。”
但重启绝非“躺赚”。成功者如《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凭借“北斗七行”社交修罗场翻红;失败案例如《全员加速中2023》,强行加入元宇宙元素反被嘲“四不像”。差异关键在于:重启是“啃老本”还是“真迭代”?
《向往的生活8》选择了一条折中路线:保留“黄磊做饭+何炅唠嗑”核心模式,但场景从乡村转向乌镇戏剧节,试图用文化厚度对冲审美疲劳。而更激进的案例是韩国《换乘恋爱3》,通过引入“前任vlog”等新玩法,豆瓣评分不降反升至9.1。
极挑初代阵容
03 困局:当整个行业开始“Ctrl+C”
“现在开策划会,10个方案里8个是‘中国版XXX’。”编剧小雨(化名)的吐槽揭开了行业疮疤:原创力枯竭已从隐患演变为生存危机。2023年播出的136档综艺中,72档为模式引进或“综N代”,原创节目平均存活周期不足1.5季。
这种“创新无能”背后是三重死循环:
数据陷阱:平台用算法筛选“成功元素”,导致所有节目都在复制“热搜配方”。例如观察类综艺必撕X、音综必飙高音。
人才断层:资深团队沉迷“安全区”,新人提案屡遭“不够成熟”驳回。某S+级综艺导演坦言:“我已经五年没看过国外节目了——反正客户只要‘像《XXX》那样’的。”
商业短视:广告主对“品效合一”的苛求,让《种地吧》这类慢热节目险些夭折,反倒是“五分钟一个冲突”的狗血剪辑大行其道。
更荒诞的是“伪创新”泛滥。某演技类综艺号称“全球首创沉浸式剧场”,实际是《演员请就位》+《戏剧新生活》的缝合怪;某平台“元宇宙恋综”最终呈现效果,不过是给嘉宾加了劣质VR滤镜。
好声音时期的周深
04 破局:观众用脚投票的时代来了?
当行业陷入“重启—摆烂—再重启”的怪圈,一些微妙变化正在发生:
芒果TV《快乐老友记》靠“再就业男团”真性情出圈,证明“人>模式”仍有市场;
B站《说唱新世代2》取消海选改为“创作营”,播放量逆势增长30%;
韩国《体能之巅》的“素人硬核竞技”模式被国内争相模仿,反衬出原创匮乏。
“真正的出路在于重建价值评估体系。”学者李星文指出,Netflix的《海妖的呼唤》没有明星仍成爆款,靠的是“让内容本身成为流量”。国内爱奇艺已试水“会员专享综艺”,腾讯视频则推出“用户共创”节目《来看我们的演唱会》,这些尝试或将倒逼行业转型。
承载回忆的蘑菇屋
《向往的生活8》海报上有一行小字:“重逢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但对整个综艺行业而言,如果“重启”只是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那么观众终将用遥控器投票。当《歌手》的观众怀念的是2013年的林志炫,《跑男》的粉丝讨论的是2015年的“撕名牌”,这些IP的“复活”究竟是在延续经典,还是在透支情怀?
或许,该暂停的不是节目,而是整个行业对“安全成功学”的迷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