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恩大于天,中国甚至有一句老话:“生娘不及养娘大。”
对于弃婴史秋捡来说,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自1995年被养母赵丹从车站捡走后,养母便倾尽所有的将其养大。
为了留下史秋捡,赵丹不惜与丈夫离婚,只为孩子不被再次遗弃。
在发现史秋捡有舞蹈天赋后,赵丹更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孩子追梦。
可就在史秋捡终于在舞蹈领域闯出一片天时,生母却突然来认亲。
生母究竟为为何要遗弃孩子,面对两位母亲史秋捡又将如何选择呢?
聋哑舞者一举成名
每一个第一次见到史秋捡的人都很难相信,这个阳光男孩听不到声音。
可就是这样一个处于无声世界的男孩,竟然能够舞出动人的舞蹈。
要知道舞蹈是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踩准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史秋捡听不到声音,想要有流畅的动作肯定要有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
对于这样特殊的孩子,大部分的舞蹈老师是有心无力的。
但是史秋捡的母亲从未放弃帮孩子寻求接受正规舞蹈教育的机会。
对于史秋捡来说,对舞蹈产生兴趣源于其观看电视上的拉丁舞表演。
只是看并不能满足史秋捡,他还开始主动的模仿起了几个经典动作。知子莫若母,母亲赵丹自然知道儿子喜欢,随即便开始给儿子找老师。
可想而知,所有的老师在了解到史秋捡没有听力后,都表示爱莫能助。
即使如此史秋捡也没有放弃继续舞蹈的梦想,他明白自己是真的喜欢。
没有老师教,那就买来碟片自己学!
这种热爱终于打动了当地一家舞蹈机构,他们表示愿意和孩子试一试。
史秋捡由此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舞蹈之路,开始为梦想加倍付出。
因为听不见音乐,老师们只能尝试其他别的方法让孩子感知音乐节奏。根据史秋捡的老师说,有时候正常孩子要练一遍,他可能需要五遍。
其实刚开始老师心中也打鼓,正常孩子面对训练有时候都坚持不下来。
而秋捡的性格格外有韧劲,面对喜欢的东西从来不轻言放弃。
看到孩子的努力,母亲赵丹心疼之余也倍感欣慰。
特别是看到孩子登上赛场真正拿到成绩时,母亲更是觉得一切都值得。
接受正规训练一多年后,秋捡在华侨杯国标舞比赛中拿下小组第一名。
随后他也获得了更多参赛机会,用实际行动证明热爱的力量有多神奇!
而关注的增多也让人们开始注意到史秋捡这一名字的特殊性。
母亲赵丹谈起这一名字的来历,更是显得有些为难,让人更感疑惑。
“史秋捡”这一特殊名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名字的背后
原来,小伙子史秋捡的人生经历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坎坷。
他不仅仅一出生就听不到声音,更是因此遭遇了亲生父母的遗弃。
赵丹谈起那天的场景还是非常感慨,就好像是命中注定两人会遇到。
1995年9月,赵丹正在客车站准备乘坐客车,突然听到孩子的哭声。
当时的赵丹已经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女儿,母亲的本能让她循声而去。
后来她发现声音的源头是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正声嘶力竭的哭。
周围的商户告诉赵丹,这孩子肯定是被人遗弃的,没人来找。
善良的赵丹做不到一走了之,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张纸条。
根据纸条上的内容,赵丹知道了孩子的身世,更觉难受。
这孩子不仅两耳失聪,亲生父母也已经离婚,然后才被遗弃到了车站。
等了许久,真的没人来找孩子,但赵丹也实在做不到坐视不管。
一咬牙,赵丹就把孩子带回了家,这一举动自然引发了“家庭大战”。
赵丹的丈夫说什么都不能接受这个孩子,并以离婚作为威胁。
即使如此,赵丹还是做不到将孩子送走,因此选择与丈夫分开。
从此,年仅23岁的赵丹开始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因为与孩子相见于秋天,因此赵丹给孩子取名“秋捡”作为纪念。
留下孩子后,赵丹一刻不停的开始给孩子看病,当时的她还心怀希望。
但是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后,还是得到了让赵丹心碎的结果。
小秋捡的耳朵确实没有治愈的可能性了,为此赵丹便更加心疼孩子。
伟大养母独自抚养
与丈夫离婚后,赵丹拉扯着两个孩子,但她不觉得苦。
对于赵丹来说,能够给两个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她很幸福。
即使是单亲家庭,赵丹也没让两个孩子受过委屈。
对于孩子想要做的事,赵丹更是倾尽所有的付出,只为孩子开心。
秋捡在舞蹈方面展现出来的强大热爱,更是深深的感染了赵丹。
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接受培养,赵丹甚至卖掉了家里的房子。
正是在赵丹无私的奉献中,史秋捡并没有被身世影响到成长。
他不仅与赵丹的亲生女儿相处和谐,更是养成了开朗活泼的性格。
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能力,长大后的秋捡顺利进入当地的残疾人艺术团。
从此以后,秋捡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爱好与努力养活自己了。
听力的缺失并没有让史秋捡失去谋生的能力,赵丹终于可以稍稍放心。
周围很多人都觉得赵丹糊涂,为了一个捡来的孩子,没有了婚姻。
但是看着如今儿女和谐并且已经各有事业,赵丹更觉得十分幸福。
随着史秋捡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他也受到了许多电视节目的关注。
前后参加《非常6+1》、《舞出我人生》等节目,展现了自身的武技。
其中《向幸福出发》这一节目,让秋捡的命运迎来了转折点。
生母内疚来相认
对于养母赵丹来说,让秋捡尽可能的节目上露脸是为了他的未来。
而在《向幸福出发》这一节目中,赵丹完整的讲述了捡孩子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个节目里,赵丹提到了那张放在孩子包裹里的纸条。
殊不知这一句话,让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的秋捡的生母心头一紧。
多年前,她确实将孩子遗弃到了车站,希望被好心人收养。
对于当时年轻的她来说,也正在经历人生的巨大变故。
怀胎十月生下的孩子,自然是十分心疼,但孩子的病自己治不了。
因为孩子的原因,让她与丈夫的感情也走到了尽头。
走投无路之际,她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终生的决定,将孩子遗弃。
当时的她想法很是简单,城里的有钱人更多些,可能会救救孩子。
谁也没有想到,遗弃孩子后她与前夫因为一些原因又复婚了。
复婚后,两人常常记挂着这个孩子,但又不知从何找起。
久而久之,随着又一个孩子的出生,两人的注意力都给了这个孩子。
也是十分巧合的看到央视的节目,一张纸条提供了证据。
亲生父母的情绪也很是复杂,知道孩子被很好的养大,心中有感激。
想要跟亲生儿子相见,又内疚于自己曾经丢弃孩子的行为。
无论如何,生母还是联系到了赵丹与秋捡,渴望与孩子相见。
养母赵丹还是一如既往的善良,作为一位母亲也体谅了秋捡生母,只为了孩子好。
生母一家自然是十分感激赵丹的养育之恩,连连道谢。
秋捡对于亲生父母的到来,也有过短暂的抗拒,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
生母一家也并未要求秋捡返回家中生活,他们根本不好意思,而秋捡来的意愿,从来都是跟着赵丹生活。
后来的两家人就像是亲戚一样时常走动,秋捡收获了更多的关爱。
纵观整个故事,秋捡是不幸的更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刚一出生他就失去了聆听音乐的能力,随后被遗弃。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至纯至善的养母,为他倾尽所有。
即使过程坎坷,最终还是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见。
有网友认为秋捡不应该和亲生父母相见,因为他是被遗弃的。
与亲生父母相认,相当于背叛了自己的养母赵丹。
但秋捡在养母的教育下也十分懂事,他体谅了父母的难处。
可能对于秋捡来说,放下曾经的过往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人生还有很长,他有太多美好的未来与前途,祝福所有善良的人都越来越好。
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选?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史秋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