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菜刀砍向陈二顺的脖子时,褚韶华的手没抖。这个曾靠 35 块大洋翻盘 2000 块的女商人,此刻眼里只有女儿萱萱惨死的脸。而陈二顺临终前那句 “再生几个孩子就行”,彻底暴露了他的逻辑 —— 他至死都觉得,女人的价值不过是生育工具。
褚韶华第一次杀人,对象是陈二顺。这个败光陈家北京产业的小叔子,半夜摸进她房间意图侵犯,被惊醒的萱萱哭闹时,他竟用被子活活闷死了孩子。原著里,陈二顺临死前还试图用 “亲情” 绑架褚韶华:“嫂子喜欢孩子,我跟你多生几个……” 这一刀,是母亲的本能,更是对封建伦理的宣战 —— 凭什么女人要被 “贞洁” 绑架,连复仇都要瞻前顾后?
第二刀,她给了上海田家派来的杀手。彼时的褚韶华已在商界站稳脚跟,但田家忌惮她的崛起,买凶杀人。杀手子弹射来的瞬间,她身边的小伙子扑倒她挡枪,而她反手一枪毙敌。警察局认定这是自卫,连登记的手枪都成了 “合法凶器”。这场厮杀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旧社会的商场,活下来的从来不是善人,而是狠人。
最诛心的是后四条命 —— 她的兄嫂、大姨和宋舅妈。这些 “亲人” 带着假女儿照片来上海,企图用冒牌货顶替死去的萱萱,等孩子长大再安排亲儿子联姻,吞掉褚韶华的全部财产。湍急河水淹没他们时,褚韶华连眼泪都没掉。血缘?在利益面前,亲情不过是精致的算计。
陈二顺的恶,早在他哥陈大顺活着时就埋下了。他调戏嫂子、扬言卖侄女、败光家产,但陈母的纵容才是真正的帮凶。婆婆明知儿子禽兽不如,却因怕褚韶华改嫁带走摇钱树,默许了强奸计划。更讽刺的是,陈二顺死后,懦弱的妯娌宋萍披麻戴孝自杀,而陈母才悔悟 “偏心害全家”—— 可迟来的良心,换不回萱萱的命。
陈家绝后,表面因萱萱死、陈二顺亡,实则毁于腐朽的家族规则:长子陈大顺勤恳却被苛责,次子陈二顺烂赌反被袒护;媳妇褚韶华能赚钱就是 “自家人”,女儿萱萱却是可牺牲的 “赔钱货”。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注定让陈家断子绝孙。
带着 2000 大洋和满身血腥味,褚韶华逃往上海。这里没有 “克夫克子” 的流言,只有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她抵押药材对冲洋行期货,借运河漕运打破贸易封锁,甚至用毒药吓退碰瓷者 —— 每一步都写着 “以命相搏”。
曾二妞的存在,暗示了褚韶华的另一种可能。这个被褚韶华赎出妓院的闺蜜,在上海重获新生。但褚韶华选的路更极端:她不要 “清白” 的牌坊,只要活下去的资本。当闻知秋提出送她出国避难时,她没拒绝 —— 不是怕杀人偿命,而是看清了更大的战场。
宋舅妈之死最显褚韶华的冷酷。这个在老家就挑拨婆媳关系的老太太,到上海还想吸血。褚韶华没亲自动手,而是趁王局长侄子酒驾撞人时,轻轻一推 —— 借刀杀人,连血都不沾。
对比剧版 “爽文” 改编,原著更残酷:褚韶华的女儿确被亲戚害死,而她杀光所有参与者后,才发现萱萱早被卖进暗门子折磨致死。这种 “杀错人” 的荒诞,撕开了旧社会最肮脏的疮疤:吃女人的从来不止男人,还有那些被驯化的 “自己人”。
褚韶华的六条人命,每条都有 “正当理由”。但真正刺痛观众的,是她杀人后的平静 —— 没有忏悔,只有 “他们先惹我” 的冷漠。这种 “理直气壮” 背后,是一个女性在绝境中的生存公式:当法律、伦理、亲情全失效时,暴力成了最后的语言。
可悲的是,她的 “成功” 永远带着血痂。上海商界叫她 “褚老板”,但没人知道她夜里会不会梦见萱萱;闻知秋爱她的坚韧,但求婚时她第一反应是摸向藏枪的抽屉。那个被夸 “独立自强” 的褚韶华,从来不是榜样,只是时代碾过的幸存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