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老城根下的小茶摊烟雾缭绕。张老爷子照例泡了一壶浓茶,李老板、小王我们几个老茶友也陆续到位。九月的晚风已有几分凉意,却吹不散我们这桌的热闹。
“你们猜我昨天在网上看到什么了?”李老板掏出手机,神秘兮兮地凑过来,“一枚刻花的咸丰元宝,卖了七万七!”
小王刚入口的茶差点喷出来:“多少?七万多?就一枚铜钱?”
“可不是嘛,还是当百的,宝源局造的。”李老板把手机屏转向我们,“瞧瞧这成交记录,昨天刚拍的。”
张老爷子推了推老花镜,眯着眼睛凑近屏幕:“嗯,轩德泉评88分,这分数不低。刻花的咸丰钱现在确实金贵。”
我接过手机细看,好家伙,四条成交记录清一色是刻花古钱:
咸丰元宝宝源当百刻花——77,970元咸丰重宝宝泉当五十刻花——58,760元康熙通宝罗汉大样刻花——18,080元咸丰重宝宝昌当五十刻花——11,300元
小王摇头咂舌:“这小小一枚铜钱,抵得上我半年工资了。刻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贵?”
“刻花啊,”张老爷子慢悠悠地斟了一杯茶,“就是在铸好的钱币上手工雕刻花纹。古人闲来无事,拿铜钱当画布,刻出山水花鸟、人物故事。”
李老板点头接话:“这种刻花钱币,在当年就是一种民间艺术。你想想,清朝那会儿,普通百姓哪玩得起玉器金器?铜钱人人都有,手巧的人就在上面刻画消遣。”
“这么说来,刻花钱币应该很多才对啊,怎么还这么金贵?”小王不解。
“问题就在这里。”张老爷子笑道,“首先,刻花是手工活,每一枚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次,经过百余年岁月,大部分刻花钱已经遗失或损坏了。能保存至今的,都是凤毛麟角。”
李老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现在收藏界追捧的是‘三美’——状态美、雕刻美、寓意美。你看这枚卖得最贵的咸丰元宝,上面刻的是龙凤呈祥,线条流畅,寓意吉祥,评分又高,自然价格不菲。”
我翻看着成交记录里的图片,那枚康熙罗汉大样刻花尤其精美。钱币上罗汉神态慈祥,衣纹流畅,背后还刻有云纹,确实精美。
“这些刻花,说起来都是民间艺人的即兴创作。”张老爷子继续说,“当年可没什么大师名家,就是普通百姓随手刻画。没想到百年之后,这些随手之作却成了艺术珍品。”
小王忽然想到什么:“这么说来,咱们家里那些老钱币,会不会也值大钱?”
李老板哈哈大笑:“老弟,普通流通钱币和刻花钱币可不是一码事。你看这些刻花钱,都是在铸造好的钱币上二次加工的艺术品。普通钱币论斤卖,刻花钱币论个卖,价格天差地别。”
“而且,”张老爷子补充道,“评级也很关键。同样是刻花钱,评分88分和85分,价格可能差好几倍。这评的是保存状态、雕刻水平、艺术价值等多方面因素。”
茶香袅袅中,我们传看着手机上的图片。那枚咸丰元宝上的刻花确实精美,八宝刻花着方孔,仿佛在诉说一个时代的审美与技艺。
“其实啊,”张老爷子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刻花钱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承载了古人的情感与生活。你想想,一百多年前,某个不知名的匠人,在煤油灯下小心翼翼地雕刻着这枚铜钱。也许是为了送给心爱的姑娘,也许是为了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才是它们真正价值所在。”
夜幕低垂,茶摊的灯笼亮了。我们几个依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这些小小的刻花铜钱背后的文化与历史。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起家里那罐老祖宗传下来的铜钱。明天一定得翻出来仔细瞧瞧,说不定里面也藏着一枚被时光掩埋的刻花珍品呢。
谁知道呢?也许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正静静地躺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而这,或许就是收藏最大的魅力所在——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更是与过去时代的对话,与那些无名艺术家的心灵交流。
一枚刻花古钱,凭什么能顶半年工资?因为它承载的,是一整个时代的故事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