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一架空警-500大型预警指挥机出现在台岛以东海空域,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不同于以往常规巡航,这一次它从东北方向一路逼近,在台岛外海接连进行数次航向调整,最短距离仅约60公里。
台军迅速派出多架F-16升空监视,更被岛内多家媒体视为一次具有重大实战意义的“由训转战”预演,到底发生了什么?
起初,该机自西向东沿着台岛外海飞行,当接近新北市瑞芳区鼻头角外约120公里处时,突然主动打开ADS-B信号应答器,使其航迹清晰地出现在国际航迹监测平台上。
紧接着,它调转方向,自北向南调整航路,缓缓逼近花莲县外海。
9时许,空警-500距离花莲海岸的最近点不足60公里,这已深入台岛东部战略纵深范围。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当飞机沿宜兰、花莲一线低空贴边飞行时,曾经明显偏向苏澳军港区域,动作耐人寻味。
随后,该机再次拉直航线,保持在100至150公里的安全距离,沿花莲与台东的海岸线一路南下,最终航向指向屏东县外海。
根据FLIGHTRADAR24航班信息显示,这架注册号为B-78032的空警-500,在整个过程中航迹完整可追踪,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其行动意图的猜测。
事件突如其来,使得台军防空作战体系不得不临时应对,多架F-16战机从花莲与台东基地紧急起飞升空伴飞监视。
可是在这场空中博弈中,台军的被动反应与解放军的主动动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岛内舆论感受到一种实战化压力正悄然逼近。
军事行动的第一准则往往是隐蔽,追求的是出其不意。
但这架空警-500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它的行为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开叫板。
开启应答器,就等于在公共频道里大喊一声:“我来了,我在这里,你们要怎么办?”
根据事后披露的飞行轨迹来看,这些紧急起飞的F-16V战机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航迹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应对章法。
事后,台军官方照例宣称局势“完全在掌控之中”。
但在观察家眼里,这种急于表态的行为,恰恰反过来印证了此次心理施压的成功。
当对手不得不为你一个动作而公开辩解时,你就已经赢得了心理战的第一回合。
这次飞行,从来都不是一次单机行动。
它只是庞大作战体系浮出水面的一个节点,一次未来海空一体化作战的实战预演。
可以肯定,在这架空警-500的周围,必然伴有为其护航的战斗机和提供续航支持的空中加油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小型的空中作战集群。
更有分析认为,此次行动与福建舰航母编队的演习遥相呼应。
空警-500的角色,正是航母战斗群的“天眼”。
航母自身的舰载雷达存在探测盲区,尤其对于超视距目标和低空突防目标力有不逮。
而空警-500凭借其独特的“三面阵”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实现360度无死角扫描。
其对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远达五百至六百五十公里,即便对上隐身目标,探测距离也超过一百八十公里,足以弥补航母的短板,为其撑起一张巨大的早期预警网络。
更关键的是,它不只是“眼睛”。
它那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同时跟踪六十到一百个空中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信息实时分发给作战体系中的其他单元。
它可以直接指挥引导歼-20这样的先进战机,对遥远的目标发起致命一击。
可以说,它就是整个海空一体作战体系的“神经网络”与“作战中枢”。
它的监控范围,甚至可以覆盖该区域内美日军事力量的动态。
一机升空,便能掌控全局,这正是未来“由训转战”的核心能力。
这标志着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已经彻底告别了简单的绕岛巡航示威阶段,进入了集心理战、情报战和体系战于一体的全新复合式军事行动模式。
这一系列动作,正在从根本上改写台海的战略平衡。
过去被台军视为“战略后院”的东部,正在无可逆转地变成面临“两面夹击”的最前线。
解放军的行动逻辑,也正在从物理空间的“绕”,向信息与指挥层面的“锁”,进行着深度演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