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越巨型边境墙,如何让偷渡和走私无处可逃?也是下大力气了

0
分享至

提到中越边境,不少人会想起热闹的边民互市、跨境旅游的烟火气。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那横跨广西、云南两省,总长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藏着无数偷渡、走私的暗涌。


偷渡

山地丛林能挡住巡逻队员的视线,跨境河流拦不住铤而走险的人,过去这些非法活动不仅威胁边防安全,还让毒品、问题冻肉等风险悄悄流入国内。

直到那道巨型边境墙慢慢铺开,情况才彻底扭转。

但上千公里长的边境线,光靠一堵墙怎么能做到让偷渡和走私“无处可逃”?




边境治理为啥这么难?

要说中越边境难管,首先难在它的“天然条件”,1300多公里的边境线里,既有陡峭的山地、茂密的原始丛林,还有蜿蜒的跨境河流,很多地方车开不进去、人走得费劲。

就拿云南文山段来说,大片丛林遮天蔽日,别说白天藏几个人,就算晚上有动静,巡逻队员也难第一时间发现,这种地形,成了非法分子“钻空子”的天然掩护。



地形难还不算,几十年前的一次大事件,更让边境管控的漏洞暴露无遗。

上世纪70年代末,中越关系紧张,越南境内局势混乱,一大批华侨被迫跨境来到中国,短短一两年时间,中国就接收了约26.5万越南难民。



当时为了安置这些人,政府把他们分到广西、云南的国营农场,给住房、发农具,帮着种水稻、橡胶自给自足,最后还被联合国评为“亚洲处理难民的典范”。

可这段经历也让大家看清:没有扎实的防控体系,一旦遇到大规模跨境流动,边境很容易陷入被动。



到了近些年,边境的非法活动又变了样,不再是大规模难民潮,而是更隐蔽、更专业的犯罪。

毒品走私是最头疼的,从2013年开始,广西边防光破获的涉越毒品案就超百起,缴获的毒品堆起来有几百公斤。



走私的东西也越来越杂,冻肉、烟酒、红木,甚至还有濒危动物制品,这些东西要么没经过检疫,要么涉嫌违法,流入市场就是隐患。

2020年疫情来了之后,情况更复杂,非法入境者可能带着病毒,一旦漏进来,就会给国内防控添大麻烦。



科技重构边境防线

面对这么多难题,光靠人巡逻肯定不够,现在的边境墙早就不是“一堵墙”那么简单,而是一套从天上到地下的“智能防御体系”。

先说说天上的“眼睛”,高分遥感卫星,2024年9月开始,这种卫星正式用到中越边境监控上,厘米级的分辨率能看清地面的一举一动,还能通过多光谱分析识别异常。



比如夜间有热源点异常聚集,卫星能第一时间发现,把位置传给地面巡逻队。

之前在湄公河区域,就是靠它定位了12处非法伐木点和37支走私车队,让隐藏在丛林里的非法活动无所遁形。



天上盯得紧,地面的“防线”更不简单,这道边境墙高3米,表面看是带倒刺的铁丝网,实际上藏着不少“黑科技”。

墙身上装着振动感应器,哪怕有人轻轻靠一下,系统都能捕捉到;还有红外线探测仪,24小时不歇着,只要有人员或物体靠近就会报警。



到了晚上,热成像技术就派上用场,100米内哪怕是只猫、只狗,都能看清有没有携带东西,之前就有非法分子想让猫狗带毒品过境,全被这技术拦了下来。

更厉害的是后台的数据处理,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监控站,摄像头能360度快速旋转,白天能看清几公里外的情况,拍下来的画面会实时传到后台。



AI系统会自动分析画面里的目标:这个人是在正常散步,还是在观察边境情况?他的微表情、动作有没有异常?

2025年上半年,这套系统一共预警了890次可疑行为,准确率高达92%,比人工判断快了好几倍。



不光如此,广西边检总站2025年7月还推出了“五打”战法,公开查缉堵着打、全面防控盯着打、专案侦查追着打、科技赋能降维打、协同联动合力打。

上半年就查破案件2000多起,打处了4200多人,其中偷渡人员3300多人,同比下降了38%。



现在在凭祥口岸,还部署了5G无人机群,24小时在空中巡逻,之前人走不到的丛林盲区,现在无人机都能覆盖到。

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起发力”

光靠中国这边发力还不够,边境是两国的事,得一起动真格。



从2015年开始,中越禁毒部门就搞起了联合扫毒行动,这么多年下来,破获的涉毒案件超千起,抓了几千名嫌疑人,缴获的毒品有好几吨。

2025年上半年更厉害,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在中越边境就破获了205起毒品案,抓了262人,缴毒2.42吨。



要是没有越南方面的情报共享、联合查缉,或许抓不到这么多非法分子。

疫情期间的协作更能看出双方的配合度,越南谅山省和广西专门建了跨境疫情数据共享平台,只要有可疑人员从一边入境,另一边能第一时间收到信息。



2025年就靠这个平台,拦截了7名携带变异毒株的入境者。

在口岸通关上,还搞了“抗原快检+健康码互认”,货物通关时间压缩到2小时内,既没耽误正常贸易,又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关口。



边境墙不是“隔阂”,而是“保障”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严的管控,会不会影响边境的生意和老百姓的生活?其实恰恰相反,安全稳住了,发展的路子才更宽。

就拿中越河口口岸来说,2025年前8个月,这里出口的农产品货值就达55.7亿元,同比增长10.7%,鲜果蔬每天平均出口超70车。



能有这成绩,多亏了中越GMS跨境直达模式,给农产品开了“绿色通道”,既保证了检查严格,又没耽误运输时效。

云南的高原水果早上从地里摘下来,下午就能运到越南的超市里。



凭祥铁路口岸的变化也挺大,现在这里用了“一站式快捷通”模式,海关和边检在同一个位置办公,一起检查、一起放行,2025年的货运量同比增长了79%,光水果进口的成本就降低了15%。

之前边贸商总担心货物卡在口岸,现在不用愁了,安全有保障,通关又快,生意自然越来越好。



对老百姓来说,合法往来也更方便了,越南边民要是想在广西崇左打工,只要办一张“跨境务工证”就行。

2025年已经发了超2万张,这些边民在崇左的工资,比在越南本土高2-3倍,还能享受正规的劳动保障。



在中越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区,现在还试点了“边境旅游通行证”,2025年接待了120万人次游客,周边的民宿收入增长了80%。

大家不用再担心非法活动带来的风险,不管是打工还是旅游,都能安心。



边境治理,还得“与时俱进”

不过,非法分子也在琢磨新花样,边境治理的挑战还没结束,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中越两国还签署了《边境数字化合作备忘录》,打算一起建跨境物联网平台,把贸易、物流、安防的数据打通。



以后不管是货物通关,还是人员往来,都能在平台上实时监控,既保证安全,又能让边境的合作更顺畅。

从当初的地形难题、历史教训,到现在的智能防线、双边协同,中越边境墙的意义早就超出了“一堵墙”的范畴。



它不是用来隔绝彼此的,而是用来守护安全、保障发展的。

正是因为在科技、执法、合作上都下足了功夫,才能让偷渡和走私“无处可逃”,也让边境的安全与繁荣,慢慢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年无保障合同!马刺官宣续约33岁比永博 文班亚马又添合格替补

一年无保障合同!马刺官宣续约33岁比永博 文班亚马又添合格替补

罗说NBA
2025-09-16 07:09:13
将踢以色列!挪威足协:接受以色列参赛,门票收入捐给无国界医生

将踢以色列!挪威足协:接受以色列参赛,门票收入捐给无国界医生

直播吧
2025-09-16 08:57:04
罗永浩回应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力挺西贝:于总是我尊敬的企业家,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您名声

罗永浩回应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力挺西贝:于总是我尊敬的企业家,千万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您名声

和讯网
2025-09-15 13:54:36
于汉超大骂守门员,教练组起冲突,申花内讧两细节值得反思

于汉超大骂守门员,教练组起冲突,申花内讧两细节值得反思

姜大叔侃球
2025-09-15 16:04:35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直播吧
2025-09-15 16:01:34
央媒都看不下去了,各地开学发型令太扯淡,权力的廉价表演!

央媒都看不下去了,各地开学发型令太扯淡,权力的廉价表演!

眼光很亮
2025-09-14 18:35:15
气炸!上海一女子11.8元点外卖,蒸蛋上竟有这两个字母,店家:临时工干的;官方最新回应

气炸!上海一女子11.8元点外卖,蒸蛋上竟有这两个字母,店家:临时工干的;官方最新回应

新民晚报
2025-09-16 09:41:05
洪秀柱怒斥马英九:别总拿和平当遮羞布,要统一!装睡真没明天了

洪秀柱怒斥马英九:别总拿和平当遮羞布,要统一!装睡真没明天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9-15 19:44:18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宋佳烟瘾挺大啊!拍戏间隙频频吸烟陶醉其中

陈意小可爱
2025-09-15 13:03:28
坚持不向中国市场低头,退出中国7年后,如今铃木后悔了吗?

坚持不向中国市场低头,退出中国7年后,如今铃木后悔了吗?

老斉科普君
2025-09-15 19:56:25
7旬老人在养老院吃馒头噎死,家属:养老院提供的馒头不够软,要求赔偿,法院判了

7旬老人在养老院吃馒头噎死,家属:养老院提供的馒头不够软,要求赔偿,法院判了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09-15 13:05:40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可乐谈情感
2025-09-16 09:49:39
越南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在电视上看YouTube

越南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在电视上看YouTube

越南语学习平台
2025-09-15 09:58:21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9:28:02
苏林点燃第二把火,指向政治局委员?

苏林点燃第二把火,指向政治局委员?

蛙斯基娱乐中
2025-09-15 14:40:58
三过草地的女红军当农民,朱老总怒斥当地领导:你知道她是谁吗?

三过草地的女红军当农民,朱老总怒斥当地领导:你知道她是谁吗?

南书房
2025-09-13 20:25:03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程青松“好吃”于朦胧和乔任梁!?

八卦疯叔
2025-09-14 09:40:03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曹德旺官司输掉后,怒斥审判长:你私下收了200万,以为我不知道?

萧竹轻语
2025-09-11 16:45:37
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轮流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缢

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轮流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缢

谈史论天地
2025-07-24 19:10:03
探访“12岁女孩被生父养母虐待致死案”生父面馆,邻居:他看起来似乎老实友善

探访“12岁女孩被生父养母虐待致死案”生父面馆,邻居:他看起来似乎老实友善

极目新闻
2025-09-16 09:30:50
2025-09-16 11:16:51
娱乐圈见解说
娱乐圈见解说
为大家带来欢乐精彩内容!
47文章数 243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青海秦刻石被认定 曾被质疑系现代电钻等精密仪器所刻

头条要闻

青海秦刻石被认定 曾被质疑系现代电钻等精密仪器所刻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亲子
教育
房产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数码要闻

苹果 iPadOS 26 发布,液态玻璃焕新界面、全面提升生产力

亲子要闻

这些动画片,孩子越看越聪明~

教育要闻

三个的面积分别是50、40、6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