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中国持续拒绝购买美国大豆,这已成为美国农业界关注的焦点,特朗普亲自求情也不管用。
从美国本轮“对等关税”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抵制美国大豆,在履行完去年的订单之后,再也没对美国下新的订单。
美国农民们天真的相信特朗普,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搞定中国,逼迫中国大量购买大豆和其他农产品,然而现在事实证明,中国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从时间线来看,中国抵制美国大豆是“早有预谋”。
2025年5月底,中国开始抵制美国大豆进口,作为对特朗普政府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回应。
中国进口商转向巴西等替代来源,避免购买任何美国大豆。
这被视为贸易战中的“杠杆”,直接影响美国大豆出口高峰期。
2025年8月,中国完全缺席美国新作物大豆采购市场。美国大豆出口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对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的事情深表关切。
美国大豆农民警告,贸易战可能导致他们“无法生存”,因为中国去年购买了美国大豆出口的54%,价值约132亿美元。
中国对美国大豆的总关税率升至34%。包括20%的报复性关税、增值税和最惠国税,进一步推高美国大豆出口成本。
2025年9月初,美国大豆收获季节到来,但是美国大豆市场却错失,数十亿美元的中国大豆销售机会。
明尼苏达州等中西部农民面临“严峻局面”,收获季节临近却无订单,大豆库存积压。
中国已经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签订大量的大豆合同,满足未来需求。
9月10日前后,美国主流舆论终于着急了,报道称美国农民发出“绝望警告”,中国大豆订单为零,可能引发农业经济危机。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正投资巴西基础设施,进一步多元化大豆来源。
整体而言,中国的大豆进口转向已导致美国谷物价格下跌,影响不止大豆,还波及玉米等其他农作物。
大豆是美国对华出口最大农产品之一,占出口总额近一半。
目前来看美国舆论的呼声,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由于中国缺席,导致大豆库存过剩、价格下滑,美国农民呼吁联邦政府援助。
第二种舆论在关注美国农民的损失,《华尔街日报》和雅虎等媒体强调农民困境。
第三种舆论就很有意思了,一些社交平台开始讨论,“中国为什么不买美国大豆”,相关话题冲上美国社交平台的热搜。
对于中国来说呢,我们的目的很简单,作为一种贸易谈判杠杆,通过精准打击美国大豆出口,迫使特朗普在谈判中让步。
特朗普有多么在意大豆,中国的这一招就有多狠。
在经济上美国会因为大豆出口,损失数十亿美元,导致农业GDP下滑、价格波动,可能需增加补贴或调整关税,稀释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叙事。
在政治压力方面更甚,大豆产区是特朗普的铁票仓,农民不满可能削弱特朗普的支持率。尤其现在美国中期选举已经开始酝酿,留给特朗普痛改前非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