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人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一纸保护令,三国齐声反,9月国务院关于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通告,如一颗石子投入南海,激起千层浪,这场看似关于生态保护的决策,为何引发如此剧烈的外交震荡?
细究此番动向,不难发现一个奇特的时间点,黄岩岛保护区决策恰逢菲律宾在仁爱礁运补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初,菲方向仁爱礁走私物资频次创下近半年新高,平均每36小时就有一艘补给船前往。
中国建立黄岩岛自然保护区
在此背景下,中国通过设立保护区,既是对海洋生态的保护,更是对区域秩序的重塑,可谓是一石二鸟之策。
9月10日午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突然宣布取消原定的例行记者会,转而由外交部出面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
马科斯讲话 资料图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背后,是菲政府内部的紧急协调,马科斯总统亲自主持了一场长达三小时的闭门会议,会后才确定了对华强硬立场,这背后的政治算计耐人寻味。
菲律宾国内经济困境正不断加剧,菲通胀率连续第五个月高于4%,外债突破1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马科斯政府建设更好菲律宾的承诺正面临严峻考验,国内压力之下,转移焦点成为必然选择。
这就不难看出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困境带来的政治压力。
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事出有因
美国的迅速站队同样饱含战略考量,9月初美国国防部发布《印太战略评估报告》,首次将中国列为该地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
在此背景下,黄岩岛保护区成为美国测试盟友响应度的试金石,美国在南海的每一步棋都经过精心计算,支持菲律宾既是履行盟友承诺,更是巩固印太联盟体系的必要之举。
美国在南海的每一步棋都经过精心计算 图为已有沙洲的岛礁
最令人意外的是日本的反应,东京时间9月11日清晨,日本防卫省罕见地发布了一份关于南海局势的评估报告,随后便宣布与美军启动代号为决断之剑的联合军演。
此次演习规模空前,涉及陆海空三军,动用兵力近2万人,更具震撼性的是,日本首相在当晚的记者会上宣布,同意美军在山口县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美日军演 资料图
这一情况标志着日本安全战略的根本转变,从专守防卫迈向积极防卫,甚至具备了一定的先发制人能力,自2021年岸田文雄上台以来,日本国防预算已连续三年突破GDP的1%上限,2024财年更是达到GDP的1.35%,和平宪法的藩篱正在被逐步拆除。
面对三方压力,中国展现了战略定力,9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重申,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正当行为,任何外部干涉都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预。
外交部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
同时解放军南部战区迅速行动,增派舰艇在南海开展巡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兵并非简单的武力展示,而是精心设计的战略回应。
南部战区此次巡航路线特意避开了争议最激烈的区域,而是选择在中国无争议管辖海域展开,既展示了决心,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摩擦,体现了成熟的危机管控能力,同时中国海警船继续在黄岩岛海域保持常态化巡逻,用实际行动捍卫主权。
舰艇编队巡航深海
从国际法角度看,中国在黄岩岛设立自然保护区有着充分依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6条,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建立和使用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主权权利。
这为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法理基础,而《生物多样性公约》也鼓励各国设立保护区保护珍稀海洋生态系统。
黄岩岛风波背后,是一场关乎地区格局的大国博弈,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深入推进,南海正成为地区国家竞相角力的舞台。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需要在坚守主权与维护地区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保护区的设立是中国治海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综合施策、多管齐下的大国智慧。
风云变幻的南海,考验着各方的战略定力与智慧,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方式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同时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建设性力量。
正如古语所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守护南海这片蓝色国土,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更有定力。
中国士兵在军舰上站成一排
信息来源
长安街知事 外媒称美军计划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外交部回应 直新闻 外交部: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 环球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