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炮是新一代武器,可将弹丸加速至6.5马赫,以远低于传统导弹的成本实现远程高速打击。
![]()
日本原型电磁轨道炮在试验舰“JS飞鸟”号海上试射中开火。图片来源:日本防卫省装备厅(ATLA)
据nextgendefense网9月15日报道,日本电磁轨道炮在测试中首次命中海上实体目标,这一突破标志着该新一代武器距离实战部署更近一步。
防卫省装备厅(ATLA)确认此次试验在“JS飞鸟”号上进行,但未透露具体地点。
装备厅在X平台发布的照片显示,轨道炮开火瞬间,独立炮塔上疑似搭载雷达阵列和光电/红外摄像系统。
X推文内容:装备厅在今年6月至7月初得到海上自卫队支持,实施了舰载轨道炮实弹射击试验。这是全球首次成功实现舰载轨道炮对实船目标的射击。#地面系统研究中心 #海自 #“飞鸟”号
——装备技术与后勤局(2025年9月10日)
附加图像显示:一艘拖船式靶船被置于瞄准视场中,其侧舷与船尾装有靶标,印证了测试中的精准瞄准能力。
2023年日本曾进行海上电磁轨道炮试射,但当时炮弹仅射向海面而非实体船只。
轨道炮研发进程
装备厅自2016年起研究轨道炮技术,持续至2022年。
轨道炮利用电力将弹丸加速至极致速度,相比传统舰炮具有更强穿透力和更远射程。
![]()
海上试验中,通过日本原型轨道炮瞄准系统视场,可见装有靶标的拖船式靶船。图片来源:日本防卫省装备厅(ATLA)
据悉日本原型炮可实现6.5马赫初速(每小时8,026公里/4,988英里),口径40毫米。
新型放电技术和先进材料减轻了炮管磨损,可实现连续120次射击,且初速不衰减。
当前研究重点包括:提升弹丸飞行稳定性、开发专用火控系统、实现连续射击能力。
装备厅同时研发空爆弹药以应对空中目标,拓展轨道炮反舰以外的作战职能。
除舰载应用外,东京正考虑将其用于海岸防御或反制敌方火炮的陆基部署。
军事应用方向
日本推进轨道炮研发主要瞄准两大目标:拦截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提供高穿透性反舰能力。
舰载轨道炮可发射可编程“霰弹”,应对集群目标或大面积目标,亦可发射高速实体弹丸实施精准打击,并降低附带损伤。
![]()
海上自卫队试验舰“JS飞鸟”号(ASE-6102),日本新型海基电磁轨道炮测试平台。图片来源:日本防卫省装备厅(ATLA)
哈德逊研究所防卫专家村野将史指出:“先进反舰导弹紧贴海面高速飞行,传统引信防空导弹难以拦截。”
村野强调,轨道炮弹药成本远低于传统拦截弹(后者单发成本可能达数十亿日元),但同时提醒其效能仍取决于射速与射程。
“若射速过低,则无法有效拦截高速目标或实施反舰攻击;若射程过短——如美国已验证的结论——即便成本效益再高,开火前就可能被摧毁。”他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