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园版主@橙橙doctor在社区分享了一个话题,引起热议: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广东同行反馈医保部门突击核查医护排班表,这是咋回事?
8月份,江苏一名医生表示:“昨天刚查完排班表。医保部门突然就来我们科检查了,全市那么多医院,就来了我们医院,而且就查了我们康复科。”
湖南多名医护人员则表示:“我们县6家医院还没下班,就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突击检查。主角是医保局、纪检组和行风监督员,16个人,两路人马,直奔值班现场,硬核开查。检查方式也很有画面感:四不两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现场、直插病区。”
“别以为只是简单翻翻病历,现场查得那叫一个细。先看排班表,看看哪些人在岗或者调休了,然后调用大数据系统,调出所有住院病人的资料,还要一一清点、核实患者是否在院、是否符合医保标准,甚至连身份证号都对得明明白白……”
真的好奇,医护的排班表也没啥内容呀,到底要查什么呢?
讨论版本众多,主流猜测集中在三点:
猜想 1:DRG/DIP 控费压力下,医保怀疑「超人医生」现象(如单日完成超量手术)存在数据造假;
猜想 2:严打「影子医嘱」——某医生休假期间其工号竟持续产生诊疗计费;
猜想 3:带病工作被纳入监管视野,视为潜在诊疗风险源。
总结下来,查排班的核心矛头:时空错位的工号。
据多位参与检查沟通的同行透露(非官方文件,纯属临床推测),医保核查逻辑其实很直接:「系统比对人-岗-时匹配度」。若 A 医生排班显示调休/病假,其工号却在该时段开出医嘱/手术记录——系统自动触发两类警报:
灰色操作:工号被规培生/同事借用(虽无骗保意图,但属管理漏洞);
骗保红线:虚构诊疗套取医保基金(如虚记检查、分解手术)。
医保这么查,也确实合理,但是怎么说呢?这种「精准打击」却让不少同行叫苦。
看到一个同行的例子:
某主治高烧 39 ℃ 休病假在值班室输液,仍坚持用笔记本补病程记录,被医保系统捕捉为「非在岗状态工号活跃」,遭到处罚。
试问各位站友,人手紧张的时候,哪位没有在休假的时候还工作的情况呢?这是不是有点为难了。
不知道各位所在医院有没有遇到这类突袭检查?重点查了哪些违规点?
信息来源:临床志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