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术持续演进,但其模式总在循环重现。旧有理念总会归来,有时以创新之名改头换面,有时几乎原封不动呈现。
20世纪足球与现代足球堪称两种运动——从巴西世界杯决赛可见一斑。拉沃尔皮亚纳的故事正是完美例证。这个术语近年来重新流行,但教练们使用该概念已数十年。它最早出现在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顶级足坛。
这究竟是什么战术?源起何处?
Lavolpiana(拉沃尔皮亚纳) 是一种源自后场、用于破解对手高压逼抢的足球战术组织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阵型,在后场创造人数优势,从而找到安全的出球路线,将球顺利推进到中场。
即使教练名义上不排三中卫,而采用更常规阵型(如4-3-3),也会临场切换。
为何如此?主要针对采用4-4-2(或任何双前锋变阵)实施逼抢的对手——如今绝大多数球队都采用这种防守方式。该阵型能最大限度保持紧凑性,封锁中路,实施高效压迫。
若对手在后场控球时也使用四后卫,就会出现:
• 双中卫遭受对方两前锋压迫
• 边后卫同样可能被边锋盯防
• 仅剩中场优势——但最近的两名中场也被盯死,难以找到传球给"自由"的前腰(+对方后防线已形成4v3优势,可前压实施压迫)
但若采用三后卫,至少在持球区域能形成3v2优势——相应创造更多通过中场推进的路线。
这就是为何顶级足坛涌现大量后场组织创新。想想内收边后卫(津琴科),或积极参与控球的守门员(埃德森)。有时是为迷惑对手(内收边卫),有时为创造人数优势(主动出击的门将)。
然而如今众多教练正回归更可靠的本源方案——让防守型中场回撤与双中卫组成三后卫。
• 相比边后卫换位等操作,所需复杂移动更少,混乱度更低
• 三中卫居中的通常是控球好手——毕竟中场球员传球能力普遍优于后卫(少数例外除外)
以欧洲顶级联赛英超为例,几乎每两三支球队就会在需要时让防守型中场执行此战术:
苏比门迪——阿森纳
巴莱巴——布莱顿
托纳利——纽卡斯尔
罗德里——曼城
理念创始人是里卡多·拉沃尔佩——最令人铭记的是2006年世界杯执教墨西哥队,术语"拉沃尔皮亚纳"源自拉沃尔佩的姓氏。
这位前阿根廷门将曾八次代表国家队出场,后成为在墨西哥和阿根廷拥有丰富经验的教练。先后执教15家俱乐部和两支国家队,最后一份工作是2019年执教托卢卡体育。
他被公认开发了让防守型中场(或其他球员)回撤与中卫组成三后卫的战术。起源时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早在90年代他就开始使用,另一些人则认为在2000年代才成熟。
拉沃尔佩解释该体系目标是在持球区域创造人数优势破解逼抢,借此向前推进,进入对方半场后重组进攻结构。
“后场组织不是门将传给中卫,中卫为传而传。任务是将球输送到占据人数优势的中场,找到自由人。如果出球后中场没有自由球员,意味着对手在前场留下了1v1空间。”
“这两名中卫实际上在与前锋对决。如果前锋想压迫一或两名后卫,我们就转移给第三名后卫。”
“我们每天会进行10-15次右路组织推进,10-15次左路演练。取决于球员的球商和控球能力,以及天赋,但灌输信心同样重要。”
该策略另一表述是“出球”——特指从逼抢中解脱,将球送入中场或对方半场。因此术语常不以"拉沃尔皮亚纳"出现,而是"萨利达·拉沃尔皮亚纳"(西班牙语salida意为"出球")。
若说战术起源尚有争议,其关键发展期毫无疑问是2006年世界杯——拉沃尔佩执教墨西哥时期。球队闯入16强,与阿根廷血战至加时赛才惜败(2-1)。
当时所有人都注意到墨西哥凭借巴萨全能型球员拉斐尔·马克斯的调度,如何成功破解逼抢推进皮球。这套混合体系没有固定定义,队长马克斯常深入熟悉的防守中场区域。实际上他几乎成为核心球员,向两翼输送对角线长传。
有时他扮演三中卫居中角色——尽管高位逼抢概念当时尚未成熟。
“我在2005年联合会杯和2006年世界杯就使用'拉沃尔皮亚纳',因为很多球队打4-4-2,”拉沃尔佩解释道。但2006年成为关键还有另一个原因。
2006年,瓜迪奥拉的球员生涯接近尾声,这位西班牙人正积极为执教做准备。当年一月他加盟墨西哥多拉多斯队,在退役前于墨西哥效力半年。
关联显而易见:为执教蓄力的瓜迪奥拉四处汲取知识,不可能忽视拉沃尔佩在墨西哥国家队的独特战术。
使用三名"后卫"控球、调动边卫或防守中场的理念深植瓜迪奥拉心中——后来他在执教的俱乐部付诸实践。想想布斯克茨,他总是知道何时在中场接应,何时回撤与普约尔、皮克组成三后卫。
“墨西哥人用这种方式让后卫出球,清楚承担的风险,”瓜迪奥拉曾表达对“拉沃尔皮亚纳”的赞叹。在组织区域丢失球权可能是致命的。
"但不仅他们知道——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避免采用墨西哥人的方式。世界选择一条路,墨西哥人选择另一条。有些人用长传发动进攻,有些人通过传控从后场组织。"
顺便说句,模仿瓜迪奥拉在2010年代几乎成为所有教练的必修课。
现在循环再次重演。如果说2006年世界杯球队只是简单排布4-4-2,如今许多球队仅在防守时采用4-4-2——但这依然催生了这种新旧交融战术的复兴。
即使结束教练生涯,拉沃尔佩仍未停止创新。例如他曾向国际足联提议足球应改为10v10而非11v11。
“我希望你们将这项建议提交国际足联分析。当今足球的身体要素压倒技术元素。1978年世界杯跑动距离最长的球员是奥斯瓦尔多·阿迪莱斯——8公里。现在球员能跑14公里。”
“十人制比赛意味着什么?我认为会出现更多空间,意味着球员有更多机会展示技术和创造力,拥有额外几秒思考时间。这将找回足球的美感,减少机械性。”
“国际足联应该关注——足球必须更具观赏性。如果我们想要更多0-0平局和无聊比赛——好吧,那就这样吧。”
“我怀疑我那个时代的球员在当今这种高强度逼抢下,是否还能同样闪耀。我表示怀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