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9月14日,西安市长安区古今地名研究院揭牌暨聘任大会在长安区政府行政中心举行。业务主管部门、学术界及文化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关乎长安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作为长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里程碑,该研究院核心目标明确:深入挖掘地名文化内涵、传承千年文脉,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组织登记部门负责人首先宣读了研究院成立批准通知,并对其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发挥核心作用;二是完善内部治理,防范各类风险;三是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彰显文化研究机构价值。随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公布了首批37名研究员名单,介绍团队构成——涵盖文史领域资深专家、退休后仍深耕地名研究的老干部、心系乡梓的乡贤耆宿,以及擅长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应用的青年力量,真正实现“老将新兵,济济一堂”。他同时呼吁全体研究员发挥专长、协同协作,共同开拓长安地名文化研究新领域。仪式现场,相关人员为受聘研究员代表颁发了证书;研究员代表随后发言,表达了对长安地名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研究热忱。
研究院院长围绕机构发展作专题发言,明确将坚守“为长安存史、为地名立传”的初心,在区民政局、区地名办的指导下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建强地名“数据库”:组织专家系统梳理长安现存古地名、消失地名及新生地名,结合正史、方志、碑刻及民间传说,为每个地名建立专属“身份档案”,厘清其历史渊源、演变脉络与文化内涵,将零散的地名记忆转化为系统可考的研究成果。
2.激活地名“生命力”:打破“书房研究”局限,推动地名文化走进街头巷尾——编辑出版《长安地名故事集》,走进中小学开展“地名里的长安”公益讲座,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所居之地的过往”,唤醒地名文化活力。
3.做好地名“参谋官”:对接长安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为新建道路、社区命名提供专业建议,避免“千城一面”的地名同质化,确保新地名既契合现代需求,又延续长安文化基因,实现“古地名焕新彩,新地名有底蕴”。
“我虽非土生土长的长安人,但长安早已融入血脉。守护长安每一个地名,就是守护中华共同文化根脉。”院长动情分享道,并期待区民政局、区地名办持续指引方向,专家学者传道授业,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探地名之美、传播地名之韵;同时感谢为研究院筹备付出努力的所有同仁。
随后,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结合长安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际,为研究院明确了四点发展方向:一是锚定“挖深研透”,守护历史地名根脉;二是立足“实用导向”,服务现代地名管理;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凝聚多方工作合力;四是注重“传播普及”,擦亮长安地名文化品牌。
在全场掌声中,西安市地名协会会长与研究院院长共同为“西安市长安区古今地名研究院”揭牌,标志着该机构正式投入运营。
未来,研究院将在各方支持下深化地名研究,为长安建设文化强区、续写千年古都新辉煌注入文化动力。在此,特别感谢区人大对大会的支持,勤博律师事务所、西安市地名协会等协作单位的配合,以及老专家、老教授长期为长安地名研究倾注的心血。
来源:“西安地名协会”公众号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 耿 曈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