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平以媚日反华换取日本右翼的虚假接纳,却在中国遭唾弃,在日本也被质疑与排斥。他既背叛了民族,也失去了人格,最终只能成为棋盘上的弃子,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
占豪Plus|原创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赞嚎(ID:zanhao668)
总有一些人以极端的方式背叛自己的国家与民族,试图通过“倒戈相向”来获得他国的青睐。
然而,历史与现实都一再证明,这样的“叛徒”最终往往不会被真正接纳,反而在两边都落得个尴尬境地。
石平,就是其中之一。
石平,1962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早年可谓“天之骄子”。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在四川大学任教。
那个年代的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分子的骄傲,更是社会羡慕的对象。然而,石平并没有在本土学术道路上走出成就,反而因个人发展不顺,将失落与愤懑转嫁为对国家的不满。
1988年,他前往日本留学,正值日本经济泡沫的繁华年代。高楼林立、消费狂潮、物欲膨胀的景象,让他迅速沉溺其中。
此后,他在神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而言,海外留学意味着学习先进经验、反哺家国,但石平却在精神世界中一步步“断根”。
2007年,他正式加入日本国籍。为了表现自己的“彻底归化”,他抛弃在国内陪伴多年的糟糠之妻,转而迎娶日本女子,甚至不惜跑到神社向“天照大神”顶礼膜拜。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婚姻与宗教选择的问题,而是他主动切断与故土的情感纽带。
入籍日本后,石平急于在日本政坛找到立足之地。要想获得日本右翼的认可,唯一的途径就是拿中国“开刀”。于是,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投名状”表演。
在钓鱼岛问题上,他公然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甚至辱骂中国只是“纸老虎”,鼓动日本政府强硬对抗。
在历史问题上,他肆意否认南京大屠杀,声称“从未在中国教育中听闻此事”,进而断言“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这种言论,不仅挑战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更伤害了历史的真相。
荒唐的是,当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石平竟在推特上辱骂福田是“卖国贼”。这种立场,连部分日本温和派人士都觉得刺耳。
更令人齿冷的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际,祖籍四川的石平非但没有展现哪怕一丝同情,反而在日本媒体呼吁:“日本政府不应对中国提供任何援助。”
在最需要人道关怀的时刻,他选择了冷血与背叛。
此后,他更是撰写了一系列书籍,如《我为何抛弃了中国》《为什么中国人连1%的未来都没有》《中国人的真面目》,书名本身就透露着刻意的挑衅与仇恨。
他在书中宣扬“我们日本人不需要为历史感到愧疚”,一口一个“我们日本人”,恨不得抹去自己中国人的过往。
石平自以为,只要卖力反华,就能在日本社会获得地位和尊重。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2013年,他参加一档日本电视节目,却因“抛弃祖国、背叛妻子”的历史,被现场嘉宾公开痛斥,当场下不来台。
日本人并不因为他的“卖力表演”而真心尊重他,反而觉得他连最基本的“人伦”都背弃了。
2025年初,石平宣布代表日本维新会参选参议员。这一决定本以为能让他“登堂入室”,但没想到却在日本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极右翼网民疯狂谩骂他是“中国间谍”,认为他“玷污了纯正日本人的选举”。石平百般解释,仍然无法平息舆论质疑,甚至一度因压力过大短暂退选。
尽管他后来通过发表更激进的言论,如主张收紧移民政策、支持日本扩军备战,重新赢得维新会的青睐,并最终在2025年7月当选参议员,但这依旧掩盖不了他在日本社会的“外来者”身份。
在社交媒体上,日本网民的评论赤裸而冷酷:“我无法相信石平”“他看起来就是那种可以轻易背叛的人”“归化者可以公开成为国会议员,这很糟糕”。甚至外国网友也直言:“一个背叛祖国的人,还能值得信任吗?”
这种评价,道出了石平的最大困境:无论他如何努力,终究只是日本政坛的一颗“弃子”,随时可能被抛弃。
石平的尴尬处境,不仅体现在日本社会的冷遇,也体现在个人名誉上的全面崩塌。
2017年,他辱骂日本记者望月衣塑子时,被新潟县知事米山隆一公开批评为“丑恶地令人作呕”;2025年9月8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对其采取反制措施,他却自称“光荣”。
然而,这种“光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嘴硬罢了。对中国而言,他是十足的叛徒;对日本而言,他只是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工具。
这种双重否定,正是“媚外叛徒”的共同宿命。历史早已证明,背叛民族、依附外力的人,往往不会被任何一方真正尊重。
他们自以为找到了“归宿”,实际上只是被当作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石平的悲剧,本质上是自我选择的必然结果。他选择以抹黑祖国来讨好他国,他选择抛弃亲情换取政治投机,他选择通过挑衅民族情感来博取眼球。
然而,这一切最终只会换来唾弃与孤立。
石平的故事,提醒人们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道理:一个背叛自己根源的人,永远无法真正被接纳。
在中国,他已经彻底失去了立足之地,被视为汉奸;在日本,他再怎么“努力”表忠心,也难以摆脱“外来者”的烙印;在国际社会,他更是一个“叛徒”符号,被人拿来当作笑柄。
或许,在他个人的幻想中,自己是“融入日本”的成功典范,但现实却告诉我们:他只是夹缝中的孤魂。
石平的一生,是一出典型的“叛徒悲剧”。他以为抛弃祖国就能换来荣耀,结果却发现既失去了民族的庇护,又未能得到异国的信任。
他的名字,已经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一个时代的反面教材。
当人们回顾中日关系史与海外华人群体的命运时,石平的结局将被一再提及。他的故事,注定成为一面警醒世人的镜子。
一个人若连最基本的民族立场与历史记忆都可以背叛,那么,他必将遭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唾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的过程与图片均源自网络。为提高可读性,部分细节已润色,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本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若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经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zanhao6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