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是看得见的引领,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特殊节日里,为了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彰显优秀教师的榜样力量, “泸州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及微信视频号/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将推出泸州市庆祝第41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展示——“师者如光”系列,一起走近那些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的杰出教师,分享他们的动人故事,汲取其中的无限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泸州市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走近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先维强,感受他从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到纳溪区教科中心的引领阵地,从数学课堂上的趣味讲解到劳动教育的全域推进,这位四川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基础教育的沃土上写下温暖而厚重的篇章的动人故事。
教师简介
先维强
第九批泸州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泸州市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四川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泸州市知名教师、师德标兵,担任泸州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委会理事长、泸州市教育学会劳动教育(综合实践)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技术职务。
「平凡中的光」
1989年,在泸县师范学校毕业的先维强背着行囊,来到合面镇马桥小学。彼时的乡村校园,教室墙壁略显斑驳,课桌椅虽不崭新,却承载着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一幕,成了他36年教育生涯的起点。
扎根乡村——
打磨“简约课堂”成标杆
“哪怕是当了主任、副校长,我的课堂也不能丢。” 在合面镇中心小学的26年里,先维强始终记着这句话。
清晨的校园里,他对着教案反复琢磨: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怎样设计互动让课堂更有趣?这种对一线教学的执着,让他打磨出独有的“简约式数学课堂”——没有复杂的教具,却有幽默的比喻;没有枯燥的灌输,却有师生间的默契互动。学生们说:“先老师的数学课,连最难的应用题都像讲故事。
”而这份用心,也换来累累硕果:多次教学优质奖、省级一等奖的《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教学探究》成果,更让他成为同事眼中“会上课、懂教学”的标杆。
除了课堂上的耕耘,先维强还把“提质”的种子播撒到学校教研的每一个角落。担任教科室主任、副校长时,他提出“质量=标准+执行力+时限”的理念,像“管家”一样梳理教学流程,又像“引路人”一样搭建校本研修平台。为帮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他牵头组织“师徒结对”,带头上示范课;为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他带领团队反复打磨教研方案。
在他的推动下,合面小学先后捧回“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校本研修成果还站上全省研讨会的讲台——当“合面经验”被同行称赞时,先维强只是笑着说:“都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
深耕教研——
从校到区科研获大奖
2015年8月,先维强来到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工作。从一所学校到整片区域,他的肩上多了“服务全区教育”的重任。
十年来,他带着教研员们跑遍纳溪区的大小学校:在偏远村小,他坐在教室后排听课,课后和老师逐句分析教学环节;在城区学校,他组织专题培训,手把手教教师落实新课标理念。
为让试题更贴合教学实际,他研究近年各地试卷,反复推敲每一道题;为培养骨干教师,他设计分层培训计划,跟踪指导每一位学员的成长。
在教育科研的路上,先维强始终保持着“追根究底”的韧劲。“做研究不是为了拿奖,是为了真能解决教学难题。”
为摸清区域劳动教育现状,他带领团队走访了20多所学校、10余个乡村基地,连农户家的劳动场景都成了调研素材。他主持省级课题《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三年时间里,笔记本上记满数据,电脑里存满修改过的方案。其科研成果《劳动教育区域协同推进“一核一路双轮”模式》《“四育合一”素质教育新路径》,均斩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不仅如此,他笔耕不辍,18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等期刊,26篇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每一个文字背后,都是他对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
领航辐射——
工作室经验跨区推广
如今,55岁的先维强依然活跃在教研一线,只是肩上又多了“工作室领衔人”的担子。数学工作室里,他带领团队开发的3—6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件和学习单,成为纳溪区小学教师的“教学宝典”;劳动工作室里,他主导构建的“1933”课程框架、编写的18册《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不仅让纳溪区的孩子有了专属劳动课程,还推广到自贡、宜宾等地。
当纳溪区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当他的经验在四川、吉林、重庆等地分享时,先维强最欣慰的是:“能让更多孩子爱上劳动,让更多老师找到方向,这就够了。”
先维强办公室墙面上的“六个服务”宗旨 ——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决策、服务数字化、服务终身学习,不仅是醒目的标语,更是他跑遍校园、伏案工作的日常。正是这份踏实,为纳溪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手记:
36年,从韶华灼灼到岁月染痕,从乡村教师到教研领航者,先维强的教育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满是润物无声的坚守。他用课堂诠释热爱,用研究解决难题,用行动践行使命——这份对教育的赤诚,正如他常说的:“只要还能为孩子们、为老师们做点事,我就会一直走下去。”
(纳溪融媒记者:高银松)
来源|纳溪融媒
责编|廷宽编辑|波戈
榜样是看得见的引领,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