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户获取:把“流量池”变成“鱼塘”
获取客户的方式不仅仅是“发传单”“扫楼”,真正的市场化获客,得学会“借势、造势、蓄势”!
借势大平台,玩转“流量寄生”:杭州的共享空间“云创方舟”,加入抖音本地生活,推出“99元体验周”套餐,利用平台流量算法精准推送至周边3公里内的创业团队。
活动期间,线上曝光量破百万,到店转化率高达35%,直接带来82家新签客户。
造势出圈,打造“现象级事件”:深圳“创想岛”联合本地脱口秀俱乐部,办了一场“创业吐槽大会”,把办公空间变成“开放麦现场”。
活动当天,现场观众超500人,直播观看量破10万,次月空间入驻率飙升40%。
蓄势私域,把客户变成“推销员”:上海“蜂巢办公”推出“老带新”积分系统:老客户推荐新客户入驻,双方都能获得“办公金”,可兑换会议室使用时长或企业服务礼包。
数据显示,这套系统让客户自传播率提升60%,复购率比传统模式高28%。
![]()
二、客户服务:从“管空间”到“管需求”
获客是第一步,留客是第二步。
现在的客户,要的不是“一张桌子”,而是“成长解决方案”。
定制化服务,比客户更懂客户:北京“星链空间”针对跨境电商团队推出“物流+财税+直播”一站式服务包,直接对接亚马逊官方认证服务商,客户月均成本降低15%,效率提升40%。
这种“贴着业务走”的服务,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社区运营,让空间“活”起来:成都“青创公社”每周五固定办“创业夜话”,邀请投资人、行业大咖围炉聊天。参与者不仅免费喝咖啡,还能现场对接资源。
数据显示,参与过3次以上活动的客户,续约率高达89%。空间不再是冷冰的场地,而是有温度的“成长共同体”。
数据驱动,精准服务不踩坑:广州“智汇工场”用物联网系统监测空间使用率,发现周一上午10点会议室使用率最高。
于是周一上午免费开放会议室给会员,换来的是客户满意度飙升至95分。
三、空间管理:从“二房东”到“运营专家”
很多人以为共享办公运营只是“收租金”,其实真正的门道在“运营细节”。
选址要“挑人”,不是“挑地段”:南京“创客码头”选在高校旁而非CBD,瞄准的是“大学生创业”这波增量市场。这里的客户平均租期比CBD长6个月,流失率低20%。选址不是看地图哪里人多,而是看“哪里需要你的人多”。
设计要“会变”,不是“会装”:杭州“云朵空间”采用模块化设计,今天还是开敞办公区,明天就能变成直播间。这种灵活性让客户愿意多付20%的溢价:毕竟,能“生长”的空间,才是好空间。
管理要“智能”,不是“人工”:武汉“光谷共享家”用AI系统自动调节空调和灯光,一年省下18%的电费;用智能门禁系统记录客户使用习惯,提前预判需求。这不是炫技,而是用科技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
说到底,经营共享办公不是“空间游戏”,而是“需求游戏”。
市场化获客不是“抢客户”,而是“懂客户”;客户服务不是“伺候人”,而是“帮人成事”;空间管理不是“管场地”,而是“管生态”。
未来的商业竞争,拼的不是谁挣的钱多,而是谁更懂“人”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