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大战西贝
罗永浩说西贝是预制菜,西贝称罗永浩是预制裁。
一个说菜不新鲜,一个说话不新鲜。
这两天,620块的罗永浩套餐出来了。我看了看菜单,又看了看钱包。
钱包说:你不配。
我说:确实不配。预制菜都吃不起的人,不配谈食品安全。
其实,我们害怕预制菜,害怕的不是预制,而是欺骗——
餐厅说现做,其实是现热。餐厅说新鲜,其实是新鲜出炉的防腐剂。餐厅说手工,其实是工厂的手工。餐厅说有妈妈的味道,其实是工厂妈妈的味道。
老罗和西贝的这场仗打到现在,我发现了一个真相:
我们的舌头已经被训练了。
训练到分不清真假,训练到觉得味精就是鲜,训练到以为添加剂就是香。
西贝其实已经算好的了,至少人家是大厂的预制菜。
那些街边摊呢?
那些小作坊的“预预预预制菜”,又预到什么程度?
先看看卫生。
路边摊的油,那真真是考古级别的油。
早上炸油条的油,中午炸鸡排,晚上炸臭豆腐,明天还能接着炸。炸到最后,油比食物还有营养——
因为油里有这一个月所有食物的精华。
这不是地沟油,这是时光油。
小餐馆的抹布,也是个神奇的存在。
擦桌子,擦碗,擦锅,擦手......一布多用,永不退休。那块布上的细菌,估计都四世同堂了,没事还能凑在一起开开家庭会。
至于后厨的水池,洗菜、洗肉、洗拖把,偶尔还能洗脚。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食材本身更让人担心。
羊肉串没有羊,牛肉面没有牛,这我都能理解。鱼香肉丝没有鱼、夫妻肺片没有肺片、红烧狮子头没有红烧我也忍了。
可是,肉包子里没有新鲜肉,这就过分了吧?
老板很诚实。
他说:有肉啊,昨天的肉,前天的肉,上个月的肉,都是肉啊。
这种肉,应该送到我的嘴里?
最可怕的是拼装肉。
碎肉末加卡拉胶,压一压,冻一冻,就成了整块肉。切开一看,纹理清晰,比真肉还像肉。
这不是食品工业,这是魔术——大变活肉。
还有鸭肉加羊油精,就是羊肉串;猪肉加牛肉膏,就是牛肉面;淀粉加海鲜粉,就是海鲜粥......
这年头,调料已经变得比食材还重要了。
因为调料才最终决定了,你吃的是什么肉。
这些大抵还算是看得见的猫腻,看不见的地方才让人恐慌。
餐馆后厨的情况一直是个谜。
进去的是食材,出来的是谜材。你永远不知道,你吃的排骨,是今天的猪,还是上周的猪,还是去年的猪。
也可能根本不是猪。
剩菜变招牌菜,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加辣椒。第二步,加更多辣椒。第三步,改个名字。
昨天的红烧肉,今天就是招牌回锅肉。前天的清蒸鱼,今天就是秘制剁椒鱼。上周的白切鸡,今天就是口水鸡。
后厨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没有卖不出去的菜,只有不会改名的厨师。
今天的特价菜,都是昨天的剩菜。今天的招牌菜,都是前天的特价菜。
就这样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所以,大家开始逃离餐馆、投奔超市。
以为包装上的、标注上的食品总会好吧?
结果发现,包装上的图片是图片,里面的食物是食物。两者的关系,就像我和彭于晏——毫无关系。
比如果汁:100%果汁=0%的水果+100%的科技。
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第二位是糖,第三位是香精,第四位是色素,第五位是增稠剂,第六位是防腐剂,第七位是酸度调节剂。
果子呢?
不好意思,排在第十位。
再比如风味酸奶,重点是风味,不是酸奶。风味牛奶,重点是风味,不是牛奶。乳酸菌饮料,重点是饮料,不是乳酸菌。
就像人造美女,重点是人造,不是美女。
配料表是个宝藏,也是个地雷区。商家赌的就是,你看不懂。
苯甲酸钠是什么?山梨酸钾是什么?阿斯巴甜是什么?
你不知道,但你的肝知道,你的肾也知道。
再说加工。
所有的卤味,其实都是一个味。因为都是一个工厂,一个配方。
火腿肠里没有火腿,鱼丸里没有鱼,牛肉丸里没有牛。虾饺里没有虾,蟹棒里没有蟹。
这不是食品,这是哲学——存在即合理,不存在更合理。
方便面的牛肉,是牛肉味的豆制品。方便面的海鲜,是海鲜味的面筋。方便面的蔬菜,是蔬菜干,干到没有任何营养,只剩下形状。
商家最会玩文字游戏。
“不含防腐剂”,但含抗氧化剂。“无添加蔗糖”,但添加果葡糖浆。“非油炸”,但是油浸。“零脂肪”,但糖分爆表。
每一个字都是真的,但连起来就是骗人的。
我们不死心,开始转向健康食品。却花了更多的钱,买了更大的坑。
无糖奶茶,糖没了,但甜味剂来了。
代糖的危害,比真糖还可怕。低脂酸奶,脂肪没了,但为了口感,糖分加倍了。高蛋白面包,蛋白是高了,但那是植物蛋白粉,便宜得很。
轻食,也一点都不轻。
沙拉酱的热量,比肉还高。一份沙拉的价格,能买三斤肉。全麦面包,只有20%是全麦,80%是套路。粗粮饼干,粗粮是有,但油和糖更多。
素食餐厅,素是素了,但为了味道,油盐糖味精,一样都不少。你以为在吃草,其实在吃调料。
好吧,这些“健康”都是假的,那“现做”的呢?
便利店的现做,是现在拿出来做做样子。
饭团是昨天的,三明治是前天的,便当是上周的。微波炉一叮,就是“新鲜出炉”。
外卖的妈妈菜,妈妈是中央厨房的妈妈。
料理包一热,就是妈妈的味道。什么妈妈这么会做料理包?工厂妈妈。一个妈妈,就养活了一条街。
网红店的手工,是工厂手工。
现包的饺子,皮是买的,馅是买的,就包的动作是现场的。现做的奶茶,茶是茶包,奶是奶精,珍珠是速冻的,就摇的动作是现场的。
私房菜的私房,是中央厨房的私房。
秘制的秘,是工业配方的秘。祖传的祖,是上个月刚研发的祖。
所以,感谢老罗,让食品问题又曝露出来。
我们一直都知道。
知道外面的不干净,知道食材不新鲜,知道很多食品都是科技与狠活。
但我们假装不知道。
因为知道了,就没地方吃饭了。
在预制菜横行的时代,
会做饭,是一种才华,
不会做饭,是一种代价。
这个代价,
每天都在你的胃里,
默默累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