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总部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一楼的一部电梯,整整修了三个月还没修好!就一部电梯啊!不是造火箭,也不是建大桥,就是普普通通一部电梯,愣是修了九十多天。这效率,别说中国网友看傻眼,全球媒体人都忍不住吐槽。结果就在一次联合国记者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记者徐德智直接举手发问:“他们到底在修什么?”(What are they fixing?)这一问,简直问出了全世界的心声!
没想到,发言人不但没尴尬,反而幽默回应:“德智,欢迎来到纽约。”(Dezhi, welcome to New York.)这话听起来像打招呼,其实信息量超大——言下之意是:“兄弟你刚来纽约吧?这儿的节奏就这样,习惯就好。”懂的都懂。纽约嘛,国际大都市,光鲜亮丽是真的,但修个路慢半年、装个Wi-Fi拖几周、地铁晚点成日常……也是真的。所以联合国电梯修三个月,似乎也不那么意外了?但问题是,联合国不是一般机构啊!它是全球最高级别的国际组织,是处理战争、和平、气候、难民这些大事的地方。结果自己家门口的电梯却修得比我家老小区还慢……这说得过去吗?
不少网友开玩笑说:“再问几次,联合国是不是要考虑搬家迁到中国了?”虽是调侃,但背后其实是大家对不同国家办事效率的直观对比。在中国,别说修一部电梯,就是建一座桥、通一条高铁,都有明确时间表、倒排工期、连夜赶工。很多市政工程说“三个月完工”,结果提前两周就通了车。但在纽约(甚至整个美国),修路修设备慢是出了名的。有的是因为审批流程复杂,有的是工会保障工人不加班,有的纯粹就是“不急,慢慢来”。所以发言人才会说“欢迎来到纽约”——他其实也承认这效率“很纽约”。但这件事最妙的还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提问和回答的双方:徐德智问得直接、坦率,代表了很多人的困惑;发言人答得巧妙、幽默,既没甩锅也没狡辩,用轻松的方式接了梗。
这种互动反而让一件有点尴尬的事,变成了一个国际趣闻。很多人说,这才是国际交流该有的样子——有问题直接问,有槽点轻松接,不回避不装傻,用幽默化解小矛盾。但如果往深了想,联合国电梯修三个月,真的只是“纽约节奏”的问题吗?是不是也反映出某些国际机构的老化、官僚化和效率低下?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吐槽联合国的“效率问题”了。预算审批慢、决议反复扯皮、改革推不动……现在连电梯都修得慢。所以说,徐德智这一问,问得不只是电梯,也是一种期待:期待国际组织也能跟上这个时代的节奏,别让“慢”成了标配。毕竟,世界在变快,危机不等人。电梯可以慢,但和平、气候、发展这些大事,不能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