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教育工作者对儒家经典的解读能力与教学实践水平,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养过硬的儒家经典宣讲队伍,孟子研究院于9月12日至13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儒家经典传习师资培训班。来自孟子研究院和邹城市多家单位的六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孟子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毛景卫主持活动并讲话。
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专家授课、分享交流、专家访谈、分组研讨。
专家授课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杜保瑞以《如何讲授国学经典》为题,系统阐述了儒家经典教学的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宋立林以《今天为什么还要读经典?》为题,深刻剖析了当前经典传播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经典之于现代人生不可替代的价值。孟子研究院传承普及部原部长、副研究馆员殷延禄以《儒家文化普及讲座的授课方法和技巧》为题,结合多年一线教学与传播经验,分享了将深奥义理转化为通俗话语的实践智慧。山东省教育厅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高级教师刘庆善以《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传承的体验与感悟》为题,从经典教育的意义价值、理念主张,到具体实践方法,分享了多年来个人体悟和实践经验。四场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也不乏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为在场学员带来诸多启发。
分享交流环节,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邢巍巍,孟母教子读书会发起人、会长苏艳芝,邻圣明德创始会长董庆明,邹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王相雷,作为学员代表并结合自身经历,围绕儒家经典如何融入现代教学与社会实践这一主题,依次分享了各自的理解和体会。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的真挚发言引发了广泛共鸣,有效强化了学员之间的经验共享与思想碰撞,进一步巩固了培训效果。
专家访谈环节,宋立林、杜保瑞、殷延禄、刘庆善四位专家围绕“好讲座是怎样炼成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国学讲师需具备的条件”“如何备好国学课及授课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专家们认为,在当代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提升道德素养,更能为个体生命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经典传习老师除具备扎实的学术根基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外,还应有将经典融入现实的能力、持续学习的热情以及真诚的教育使命感。
分组研讨环节,各小组主持人与联系人精心组织,确保讨论紧扣主题、逐步深化,并鼓励每位学员积极发言,实现了多元观点的碰撞与宝贵经验的共享。多位学员表示,通过小组内部的坦诚交流和思维激荡,进一步明确了自身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与方向。整个环节有效增强了学员间的凝聚力,为培养一支富有使命感与实践能力的传统文化传习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业仪式上,孟子研究院李大堂、邻圣明德学会徐霞、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贾守旺作为学员代表作结业汇报,毛景卫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作结业讲话。毛景卫表示,本次培训系统深化了对儒家经典的理解,有效提升了师资经典传习的能力,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实践。他勉励全体学员不断增强文化使命感,精进专业能力,加强协同合作,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为“经典传习讲师团”后续工作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孟子研究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普及工作,助推儒家经典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邹鲁文化开发应用研究部供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