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被西方嘲讽为“废铁”的三架伊尔-78加油机,如今却成为中国空军远洋制霸的关键支点?乌克兰后悔了?
时间回到2011年,乌克兰手头拮据,面对苏联解体留下的30多架伊尔-78加油机,却无力维护。这些十年没动的飞机,锈蚀严重、故障连连,维修一架的费用惊人。
于是,乌克兰决定“割肉止血”,将三架伊尔-78打包卖给中国,换取4700万美元现金。这笔交易对乌克兰来说是卖废品换现金,对中国却是战略投资。
彼时中国空军正值转型关键期,战机水平提升很快,但空中加油短板极为严重。国产轰油-6虽然能用,但载油量太小、加油效率太低,根本无法满足远程作战需求。
中国原本想从俄罗斯购买伊尔-78,但谈判艰难,俄罗斯价格死贵、条件苛刻,连一页技术资料都不肯提供。反观乌克兰,不仅飞机便宜,还附带全套技术文档。
这三架自2001年起便在梅利托波尔机场吃灰的伊尔-78,机体锈迹斑斑,乌克兰原计划是拆解卖废钢。没想到中国人却看到了其中的价值。
飞机一到手,中国工程师就开启了“庖丁解牛”模式。他们不是简单修修补补,而是硬核拆解、技术测绘、数据采集,一丝不苟地研究每一个细节。
可以说,中国工程师对吊舱油压、软管回收率、对接成功率都做了系统实验,用了五年时间,硬是从锈迹斑斑的旧机身里,榨出了56项核心技术成果。
这些技术被用来升级自家的轰油-6。原来只能给轰炸机加油的轰油-6,经过技术改造后,效率提升三倍,还能给歼-10、歼-11加油,极大改善了空军的战场机动性。
但中国军工的野心不止于此。基于运-20平台的运油-20加油机横空出世,这架国产大飞机不仅外形威猛,性能更是直接碾压伊尔-78。
运油-20的载油量达110吨,航程8000公里,能同时为三架歼-20加油。更关键的是,它用上了全新的数字化电传系统,软管对接成功率高达93%,比俄式系统高出一个档次。
不仅如此,运油-20还实现了“软硬结合”双模式加油,连未来的无人机都能适配。说白了,过去我们靠别人接济,现在我们自己能造、能用、还能出口。
2025年,在台海巡航中,运油-20为轰-6N携带鹰击-21反舰导弹提供空中加油支持,实现了12小时内封锁巴士海峡的能力。这一场景,标志着中国空军力量的真正崛起。
时间拉回到现在,乌克兰正深陷俄乌冲突,战场形势胶着,远程打击力量严重不足。而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连一架能用的加油机都没有。
军事分析指出,乌克兰空军的战力下滑,不只是装备老旧,更关键是没有空中加油能力,导致空军形同“短腿部队”。而这,恰恰是当初他们自己亲手“阉割”的结果。
反观中国,运油-20的服役,彻底改变了亚洲空中加油能力的格局。现在的中国空军,不仅能覆盖第一岛链,还能直接投送力量到远洋。
国际防务观察机构评价:运油-20的列装,等同于中国空军“插上了第二对翅膀”。
没有它,歼-20、轰-6K这些明星装备就是“飞得快但飞不远”的孤岛战力。有了它,中国空军才能真正实现从“区域防御”到“全球投送”的质变。
2025年九三阅兵中,中国展示的五款隐身战机更是震惊世界。中国空军已经从当年的追赶者,成长为当今世界的领跑者。
如今,运油-20已列装超过20架,年产能达到15架。而那三架功成身退的伊尔-78,已改装为运输机,投身人道救援事业。
美日防卫报告承认,中国加油机支撑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覆盖关岛。这笔4700万美元的交易,看似乌克兰血赚,实则中国赢麻了:它不仅购买了装备,更重要的是购买了时间、技术和制空权。
只得说,曾经的乌克兰怕是如何都不想不到曾经嫌弃的伊尔-78,却是推动中国武器发步步向好。
参考资料:
乌为何亏本卖中国三架伊尔78 乌记者曝光国内丑闻——荔枝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