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波兰和俄罗斯之间因为无人机的事件闹得挺凶,牵扯到北约和东大;一些军事大V甚至声称,三战就要开启!
笔者认为,三战不可能,甚至不会导致战争烈度升级,最大的影响就是切断了中欧班列,对中欧贸易影响极大。
但整个波俄无人机事件,就像一个“罗生门”,值得仔细分析。
一,事件回顾。
据波兰官方通报,9月9日夜间,19架俄军无人机侵入波兰领空,部分被击落,造成设备破坏但无人员伤亡。
波兰总理指责这是“史无前例的侵犯”,波兰马上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要求北约所有成员国紧急开会商量对策,说白了就是拉着盟友一起“撑腰”。
此举绝非小题大做:波兰与俄罗斯历史上仇深似海,对俄罗斯极其警惕,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波兰更是援乌反俄的基地和先锋。
对于波兰的要求,北约闪电回应。33个成员国(包括波兰)达成共识:
德国增派战机巡逻波兰空域,法国部署“阵风”战斗机,北约整体防空系统进入全面警戒。
这标志防线前移:从乌克兰周边扩至东欧全境,北约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介入”。
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宣称:“这是一次集体威慑”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罕见降温,称事件为“误入”,属非重大失误。
而俄罗斯断然否认,国防部发布技术报告:俄无人机最大航程仅700公里,无法飞越波兰边境;其外交官员更强调事件系“波兰捏造的谣言”,愿外交谈判解决。
乌克兰则火上浇油,泽连斯基声称俄罗斯“试探北约底线”,试图激化冲突。
二、谁受伤害?中欧路上贸易线被斩断。
事件发生后,波兰以“反俄安全”为由,单方面暂停中欧班列过境:这条铁路被喻为“新丝绸之路”,每年运输量超过100万集装箱,占中欧陆路贸易的60%。
2023年1-9月,班列运送货值突破200亿美元,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借此直达欧洲腹地。但波兰行动后,班列路线被迫绕道,从“中欧”降格为“中俄白”(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路线,运力骤降70%。
更致命的是,这一打击与海上危机叠加:自2023年10月7日起,胡塞武装持续袭扰红海航道,苏伊士运河通航受阻——海上“黄金水道”瘫痪,中欧海运贸易损失每月预估30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欧贸易总额超8000亿美元,如今陆海双线梗阻,相当于切断经济大动脉。
三,谁是幕后黑手:谁“得利”,谁的嫌疑最大。
1,在俄罗斯实力犹存的情况下,波兰不会轻易介入战争,因为风险极大。
2,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对俄乌战争的态度:底线乌克兰不能败,高目标温水煮青蛙煮死俄罗斯,也不愿意升级战争烈度,更不想参战。
3,当下俄罗斯未能击败乌克兰,甚至面临乌克兰的反攻,更不可能开启跟波兰的战争,所以俄罗斯矢口否认,就算特朗普说俄罗斯误入,俄罗斯也不认。
4,嫌疑人有两家:
首先乌克兰有很大的嫌疑。
站在乌克兰的角度,当然希望波兰和北约参战,波兰和北约参战将极大助力乌克兰战胜俄罗斯,而且当下乌克兰已经得利,波兰已经承诺派遣波军入乌,波军入乌不会上前线,但会替代乌军防守后方,释放出乌克兰的军力。
其次,特朗普也有嫌疑,证据链也很坚实。
1,经济红利
中欧贸易中断直接利好美国。
美国产品可以替代东大产品进入欧洲。
2,政治动机,继续分化欧洲。
欧洲国家对俄乌战争的态度本来就是分裂的。
3,施压欧洲对东大经济制裁。
特朗普及其团队一再发声"若中俄停止贸易”,俄罗斯经济就会崩溃,再也打不下去。
因此一再要求欧洲同美国一起对东大实施经济制裁。
结语:俄乌战争是一盘大棋,一定要参与。
全球博弈中,贸易路线是血脉,守护它即是守护我们未来。
中欧贸易对东大经济非常重要,东大对任何企图切断中欧贸易的组织和国家,都应该施以反击,不管是海上还是陆上。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