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产经纪行业,“资历深” 似乎是开出大单的 “默认前提”。但太平洋房屋最近的两位新人,却用两个月时间刷新认知:今年刚拿毕业证的王春涛和从军14年的退伍老兵陈阿龙,快速在业务中摸清客户需求,接连敲定跨国的千万交易。
1
紧张忘词到从容交谈
2天完成千万大单
早在2023年,受身边从业朋友影响,王春涛对行业就有一定的了解。今年6月,刚拿到毕业证的他,便果断加入房产经纪的队伍。
“刚入职前两周,跟着师父跑盘,手里的笔记本记满了小区户型、周边配套,可一碰到客户咨询,脑子就空白。” 王春涛笑着回忆初入行的窘迫:“第一次尝试给客户介绍房源,刚说两句就忘了接下来的话,还是师兄及时补位才没冷场。”为了克服紧张,王春涛把常见的客户问题写在便签上,午休时拿出来看。
外出学习过程中,他不仅记房源信息,更“偷偷观察”师兄师姐如何把握需求、如何解决客户的顾虑——这些 “笨办法”,慢慢成了他做业务的重要武器。
上个月成交的一单租赁,王春涛顶着高温带客户看了十几个小区。“那些天眼睛一睁就想着找房,20公里内的房源基本被我找遍了。”最后帮客户租到满意房子,客户2次主动发来红包表达感谢,但都被王春涛婉拒。“这是我们该做的服务”,他说。
前期租赁业务的锻炼,也成了王春涛拿下千万大单的“底气”——八月中旬,在外出熟房源、发单页的时候遇到一位置换客户,从现场小程序VR看房引导到实地带看,王春涛的冷静细致讲解让客户对这套主推房兴趣很高,第二天复看结束就决定签约。
但由于房东远在美国,12小时时差叠加深夜没有打印设备,合同签署一度停滞。王春涛没有慌乱,一边跟房东沟通,一边协调团队准备电子签约备选方案,最终顺利敲定交易。
2个多月的历练,王春涛已不是当初那个会紧张的不知所措的新人。“每一次跟客户沟通、每一次处理突发情况,都是在攒‘本事’。”9月初,王江涛又独自完成一单跨区域业务。
2
14年退伍军人
用韧劲闯出新路
从军14年,退伍后放弃政府事业编制,转身扎进房产经纪行业,陈阿龙的选择让不少人意外。
但对陈阿龙来说,这个决定并不冲动:此前自己买房时,经纪人细致耐心的服务让正在择业的他,对房产人的工作产生了兴趣。之后大半年里,他自己专研了行业、了解了市场,直到确认“这是想做的事”,才毅然来到上海,加入太平洋房屋。
但一开始,陈阿龙在适应行业时就遇到“小阻碍”。“在部队里,沟通讲究直接高效,我说话可能都直来直去的。在和新客户交谈时比较难挖到他们的深层需求,很多时候聊两句就没下文了。” 后来在店长的提醒下,陈阿龙开始学着 “慢下来”:跟客户沟通时,先耐心听对方说,再把需求一条条记下来,慢慢摸清了服务的节奏。
为了补上“专业知识” 这块短板,陈阿龙把培训课件打印出来,逐页划重点,遇到不懂的税费政策、交易流程,就记在笔记本上,及时找店长和师兄师姐请教。
除了新人的基础作业,陈阿龙也会抽时间研究小红书、闲鱼的运营——作为新人,他知道传统客源开发不够,得主动拓展渠道。刚开始做自媒体时,发布的房源笔记没什么流量,他就观察热门内容,调整配图风格、优化文案,“逛”评论区解答客户的问题。首月就收到30多位客户咨询。
这份韧劲,让陈阿龙在入职两个月内就交出亮眼成绩:4单万元租赁、1单千万委托房源单。而首单千万单的由来,也就来源于日常基础的拓客作业——业主同样在国外,房子八月底租约到期,有出售想法。了解房东情况后,陈阿龙没有急着推房源,而是先整理好当前市场行情、周边成交案例,一条条和业主分析。业主有税费疑问,他反复核对政策后,一遍遍解释。
八月业主一回国,还没到上班时间就直奔陈阿龙所在门店,简单沟通后便将房子正式委托挂牌。在团队支持下,房源升级为商圈主推房,第三天就找到诚意客户,顺利成交。
“在部队里,完成任务靠的是坚持和协作,做房产也一样,只要肯学、肯拼,再加上团队帮衬,没什么完不成的业务。” 陈阿龙说。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天的房源熟悉、每一通客户电话、每一次带看总结、每一份交易中的耐心……都在为创造奇迹铺路。在房产这一行,努力、韧性,再加上靠谱的平台,新人也能很快站稳脚跟,就像这次的两位主人公一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