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全球最大的医院竟然在中国,每天接诊超过4万人,日营收6000万

0
分享至

提起医院,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国外那些声名显赫的医疗中心。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全球规模最大的医院,其实不在欧美,而是稳稳地扎根在我们中国。

它不仅体量惊人,在高峰时段单日门诊量能突破四万人次,更引人关注的是,它一天的营业收入就能达到约6000万元。究竟是哪家医院,又在什么地方呢?





全球最大的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很多人更喜欢简称它为郑大一附院。别看名字朴实,它的规模可一点都不朴实。871亩的占地面积,什么概念?

差不多相当于80多个标准足球场连在一起。而这还只是总院区,事实上它一共拥有四个院区,彼此呼应、功能互补,走在里面不像是进了医院,反倒像走进了一座功能齐全的医疗新城。



在这里,光是住院楼就有十几栋,门诊、医技、科研大楼林立,患者和医护人员穿梭其中,仿佛永远都在高效运转。

更让人惊叹的是,它不仅仅是体量大,更是一个集合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也正因如此,它常年稳居河南省医院排行榜的榜首,更是全国范围内综合实力排名前20的医疗机构。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河南?其实答案很直接。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接近一亿。

巨大的人口必然带来庞大的就医需求,而郑大一附院,恰恰就承担起了这份重任。从2000年原三家高校附属医院合并成立至今,它已发展成为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不能被忽视的医疗高地。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这么大一家医院,是不是只靠规模唬人?又有着怎样的医疗实力呢?



顶尖设备与“超级医院”

一家医院能被称为全球最大,光靠面积和床位显然是不够的。郑大一附院之所以常年门庭若市,离不开它持续投入的顶尖设备和不断扩增的服务能力。

早在2012年,该院就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病房大楼,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在这栋大楼里,仅彩超设备就有上百台,手术室接近百间。



这还不算完,郑大一附院还陆续引进了复合手术室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全球领先的医疗装备,总投资动辄数亿元。

特别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投入使用,让它在微创外科领域一跃成为河南唯一、全国少有的具备该技术的医院。



从肝胆、泌尿到乳腺外科,更多患者因此能够接受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而这些“硬件”的加强,也直接支撑起了手术量的爆发。2014年,该院年手术量突破19.6万台,位居全国第一。

除了设备,人才的汇聚更是关键。郑大一附院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大规模招收博士、硕士,甚至一度因从省内其他医院引入近40名专家而引发“虹吸效应”的讨论。



但也正因如此,它的科研和临床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医院科研量值排行榜上稳步上升。

高投入自然也带来了高收入。从2008年到2014年,医院年营收从6.8亿元一路涨至75亿元,2021年甚至达到了218.78亿元,平均每天营收接近6000万元。



这个数字一经公布,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医院这么赚钱?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日营收6000万

其实听上去营利数额巨大,其实但营收高并不代表利润高。同一年,该院的总支出也达到了208.34亿元。这些钱要用来发工资、买设备、维护设施、储备物资等等。

可以说,绝大部分收入都被重新投入到了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中。不过,这也成为了任何事物一旦规模过大,就容易成为话题中心,郑大一附院也不例外。



日均接诊数万人、营收以亿计,这些光环之下,也伴随着不少质疑的声音。最常见的就是,会不会太大反而看不好病?人一多,排队时间长、医生接诊时间短、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确实会出现。

也有人担心,这种超级医院模式会不会挤压中小医院的生存空间,导致地区内医疗资源进一步不均衡?但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看,就会发现,高营收不等于高利润,更不等于乱收费。



作为一家省部共建的公立医院,郑大一附院绝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支付人力、设备、基建等刚性支出。在人口大省的现实背景下,它的体量,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必然。

大医院的形成也带来了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专家聚集、技术交流、疑难杂症攻关等等,这些是中小医院难以单独完成的任务。



郑大一附院在肝脏移植、肾脏移植等高端手术领域能进入全国前五,也正是得益于此。

近年来,随着西院区等新院区的启用,郑大一附院也在尝试将优质医疗资源向郑州西部等原先资源薄弱区域扩散。



近年来,它持续推动院区扩建、人才引进和设备升级,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医改战略,尝试通过技术下沉、区域协作来缓解自身接诊压力、促进资源公平化。

这种调整,说明它正在努力寻找规模与效率、发展与责任之间的平衡点。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医疗体系的建设注定没有单一的最优解。郑大一附院的存在,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值得观察和思考的路标。



全球最大医院在中国,这个头衔的背后,不只是一家医院的成长史,更是一段中国医疗发展的侧写。从郑大一附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医疗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应老百姓看好病的期待。

日均4万接诊量、6000万营收,这些数字乍听吓人,但其背后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服务需求和高强度的资源投入。



它或许不是完美的样板,也面临着不少争议与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提升技术、培养人才、服务患者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未来,如何让这样的超级医院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融入分级诊疗体系、实现资源更合理的配置,仍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命题。



而我们作为普通人,也能从中读出一个积极的信号,中国的医疗水平正在快步向前,哪怕问题还有很多,但希望和努力也从未停止。

主要信源

郑大一附院年收入近219亿元,日均营收近6000万——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2-09-22 06:29:00
快评丨日营收近6000万引争议,医院要直面信任危机——红星新闻2022-09-21
郑大一附院年收入超75亿 被称“全球最大医院”——2015-06-02 17:04: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大一附院西院区开诊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大河网2024-07-16
节后就诊迎高峰!郑大一附院4院区一天接诊4万人——大象新闻2022-02-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洞察用户三大趋势,九牧浴室柜“破圈”启示录

洞察用户三大趋势,九牧浴室柜“破圈”启示录

司库财经
2025-09-15 17:13:18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你见过最无耻的人啥样?网友:第三个太恶心了,幸亏我身边没有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4 17:11:57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上观新闻
2025-09-15 17:14:04
深圳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

深圳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

深圳晚报
2025-09-15 19:38:21
新华社重磅发声,罗永浩赢了!

新华社重磅发声,罗永浩赢了!

深度报
2025-09-14 22:29:27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昔日陕西餐饮龙头,被1.35亿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9:28:02
新华社发布“讨贼檄文”:思想殖民已经严重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

新华社发布“讨贼檄文”:思想殖民已经严重侵蚀我们的民族文化

满子典频
2025-09-15 17:30:11
西贝正式发布道歉信:“绝对权威者”贾国龙的一次大败

西贝正式发布道歉信:“绝对权威者”贾国龙的一次大败

锌财经
2025-09-15 16:21:10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5 16:45:59
俄乌锋线早班车:俄军管道兵全部阵亡,乌军3地传捷报

俄乌锋线早班车:俄军管道兵全部阵亡,乌军3地传捷报

史政先锋
2025-09-15 12:02:38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卷史
2025-09-15 11:50:59
难怪一提到给农民涨养老金,就强烈反对,原来都是这些人从中使坏

难怪一提到给农民涨养老金,就强烈反对,原来都是这些人从中使坏

一针见娱
2025-09-13 23:25:04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下架“罗永浩套餐”,暂停开放后厨参观!西贝或就“冷冻西兰花”发公告!门店被曝疑似用漏勺疏通下水道,客服最新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0:23:07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815号

新华社
2025-09-15 17:03:24
河北一高中收2700元教辅费?教体局通报

河北一高中收2700元教辅费?教体局通报

界面新闻
2025-09-15 19:22:15
天罗地网下,佩通坦被装进了“口袋”指控中

天罗地网下,佩通坦被装进了“口袋”指控中

寰宇大观察
2025-09-13 19:27:01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真保级了!阿莫林上任以来曼联31轮31分,除升降级球队外英超垫底

直播吧
2025-09-15 15:50:08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1:10:03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热搜爆了!西贝道歉,10月1日前全国门店调整!于东来:希望不要毁了西贝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14:05:40
前华人首富赵长鹏回国!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相信美国大冤种

前华人首富赵长鹏回国!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相信美国大冤种

不写散文诗
2025-09-14 16:10:13
2025-09-15 21:27:00
禾寒叙 incentive-icons
禾寒叙
分享每天的旅行日常,带你们一起看世界
1960文章数 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两周 新旧车都在涨价

头条要闻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两周 新旧车都在涨价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教育
家居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教育要闻

【资讯】人工智能助推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57场活动举行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