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保守派著名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演讲时遭到枪击身亡。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将责任归咎于“激进的左翼疯子”,而且下令全美降半旗,副总统万斯亲自抬棺。
其实很明显能发现,特朗普团队要“造神封圣”,现在舆论中已经把他封成“MAGA的马丁路德金”,这也成了右翼抨击左翼的由头了,而且非常疯狂。美国右翼搞了个专门的网站,专门扒那些嘲笑柯克的人,曝光他们的姓名、地址和照片甚至工作单位。
同时,美国掀起了一场大举报、大审查和大清洗运动,从记者、军人、消防员等所有公职人员,只要为柯克之死叫好,都会被MAGA开除举报,而且这把火也烧到了在美外国人身上,美国国务院已经表态了,“禁止那些为柯克事件叫好的外国人进入美国”。见此情形,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哀叹,“我们的国家已经崩溃了”。
从枪响到封神:特朗普团队怎么把一个争议人物捧成“圣徒”
犹他谷大学那间能装3000人的演讲厅,前一秒还满是欢呼,下一秒就被一声枪响砸得乱成一团。
2025年9月10号中午12点20分,31岁的查理・柯克捂着流血的脖子从椅子上摔下来——他刚跟观众吵完“枪支暴力该不该管”,转头就成了自己常说的“自由代价”的牺牲品。
这人事儿不少,是“美国转折点”的头儿,也是特朗普身边最能拉年轻人支持的干将,这次“美国复兴之旅”演讲才刚开个头,就以这么讽刺的方式没了。
他以前总拍着胸脯说“为了第二修正案,每年死几个人算不得什么”,现在这话成了媒体翻来覆去提的笑话。柯克的死讯一出来,白宫的动作快得有点过分。
特朗普当天就躲在椭圆形办公室录视频,一口一个叫柯克“真理和自由的殉道者”,还故意把这事儿跟去年有人想杀他的事儿绑在一起,说“这是美国最黑的时刻”。
视频里他絮絮叨叨说柯克跟他们家多亲,把这31岁的年轻人吹成“为信念死的圣徒”,更离谱的是,还下令全美国降半旗,连副总统万斯都亲自去抬棺。这待遇哪是普通政治人物能有?明眼人一看就懂,这是在借死人玩政治。
网上更热闹,“MAGA的马丁・路德・金”这标签刷得到处都是。右翼媒体专挑柯克生前说的那些激进话讲,把他塑造成“为保守派理想死的英雄”,却绝口不提他以前的破事——比如质疑黑人能不能当飞行员,还说30多岁没结婚的女人“没价值”。
连白宫里那些喜欢柯克的年轻职员“脸吓白了”这种小事,都被翻来覆去报道,就为了让大家觉得柯克多无辜。说白了,这就是把一个争议挺大的人,包装成“不能骂的符号”,为后面搞清洗铺路呢。
从网上“抓人”到现实整人:右翼怎么把复仇玩成“大清洗”
柯克刚被枪杀没几小时,极右翼网红劳拉・鲁默就发了条推特:“今晚我要让所有庆祝他死的人都‘出名’”——这一下,复仇的闸门就开了。
有个叫“揭露查理的凶手”的网站悄悄冒出来,域名注在冰岛,还嘴硬说“不是人肉搜索站”,可里面已经挂了几十个人的名字、住址、在哪上班,只要是对柯克之死说过一句质疑的,或者有点幸灾乐祸的,都被列进去了。网站管理员还放话,说很快要上线能搜3万人信息的数据库,按地区、职业分好类,让柯克的支持者随便“挑”。
这网上的事儿很快就闹到了现实里。加拿大有个独立记者叫蕾切尔・吉尔摩,她根本没庆祝过柯克死,就因为之前报道过柯克的一些争议,一下子收到一大堆死亡威胁,那两天她自子说“跟活在地狱里一样”。
还有前佛罗里达的新冠数据科学家蕾贝卡・琼斯,就发了条“该同情无辜的旁观者”,结果被拉进“追杀名单”,吓得赶紧报警。
更吓人的是,这股风刮到了公家单位:田纳西州有个大学员工,就说自己对柯克死了“一点同情都没有”,州议员玛莎・布莱克本直接施压,把人给开了;MSNBC的资深政治分析师马修・多德,也因为说过几句相关的话丢了工作,特朗普还在电视上得意地提这事儿,跟炫耀似的。
到后来,这已经不是针对几个人了,成了明着的政治审查。不管是记者、当兵的,还是消防员,只要是吃公家饭的,都被要求表忠心,对柯克之死敢说一句不好的,就可能被人举报、丢工作。
连美国国务院都插一脚,说“为柯克死叫好的外国人,别想进美国”——把意识形态这事儿,都管到国外去了。
有个叫OpenMeasures的极端信息识别平台,老板汉克・特兰就说,那网站名字“揭露查理的凶手”本身就不对劲,潜台词是“被曝光的人都得为柯克的死负责”,这明摆着是挑动暴力。现在倒好,你支持谁、反对谁,居然能决定你能不能保住工作,能不能去美国,这社会哪还有点包容度?
州长叹“国家垮了”:美国的分裂早不是表面事儿了
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在记者会上叹气说“咱们国家已经垮了”,这话听着无奈,可谁都知道这场危机有多真。
柯克就是在犹他州遇刺的,这位共和党州长比谁都清楚局势有多危险——他直接说这是“政治谋杀”,还说“这是在挖美国宪法的根”。他还提了2024年总统选举后,想暗杀政治人物的事儿越来越多,最后没辙地说:“现在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把这个国家拧到一块儿,这裂痕太大了,补不上了。”
记者会最后他说得特别恳切:“我求这个国家的每个人,回家对着镜子问问自己,咱们现在到底是啥样?以后要往哪走?”
他的担心真不是瞎想。破案的时候有个细节特别扎心:22岁的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最后是被他亲爹举报才抓着的。这小伙子本来是个成绩不错的电气学徒,联邦调查局放了监控视频,他爹一眼就认出来了,追问之下他才承认。
亲爹举报亲儿子,这事儿听着就难受,可也正好说明美国社会裂到啥程度了——连家里人都能因为政治立场翻脸,这国家还有啥能绑在一起的?而且调查期间,联邦调查局收到了1.1万多条举报线索,还问了差不多200个人,这哪是破案,分明是“全民举报”的架势。
更讽刺的是,柯克死前几个月还说过“暗杀这风气越来越盛”,还举了有人想杀特朗普、联合健康保险总裁被刺杀的例子,结果没俩月自己也成了受害者。这种“自己说的话应验在自己身上”的悲剧,没让美国人醒过来,反而让“以暴制暴”的循环更厉害了。
极右翼在网上明着喊“要为柯克报仇”,两党的议员也不解决问题,光互相骂、推责任,老百姓呢,在网上互相骂街、举报、拉黑,一点余地都不留。
从犹他谷大学演讲厅溅的血,到“揭露查理的凶手”网站上滚个不停的个人信息,再到州长那声绝望的叹气,美国现在正经历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不知道自己是谁”的危机。
柯克的死就像往火药桶里扔了个火星,把攒了好久的政治怨气全炸出来了。现在降半旗哀悼成了作秀,骂暴力的人自己也在搞暴力,“自由”“正义”这些词,全成了打击对手的工具——这样下去,考克斯说的“垮了”真不是吓唬人。
那颗子弹打穿的不只是柯克的脖子,更是美国社会最后一点能达成共识的念想。要想把这点念想找回来,可比破个枪击案难多了。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网——美国为他降半旗,被枪杀的MAGA大“网红”查理·柯克是谁?
观察者网——柯克遇刺后,美国网络涌现“人肉开盒”的报复热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