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不少市民向“新民帮侬忙”反映,面对今夏的“超长高温日”,不少老年人前往休闲的公共空间或是“铁将军把门”或是空调“频频缺位”,让他们在“大烤”之中屡遭“极度尴尬”。为此,帮忙君实地调查。
休憩茶室
说关就关
家住蓬莱路的市民汪老伯告诉帮忙君,蓬莱公园内有一座开了20多年的茶室,平时既可以收费喝茶,又可以聊天聚会,成了“小有名气”的老年人活动场所。可是,今年入夏以来,茶室突然“闭门歇业”,这让很多前来“歇歇脚”“避避暑”的“老朋友们”没了方向。
蓬莱公园
帮忙君在现场看到,蓬莱公园的营业时间为早上6时至晚上6时。下午3时,太阳高挂天空,气温居高不下。从正门走进公园,步行200多米,一座古色古香的茶室便映入眼帘,走至近前,一把门锁将帮忙君和同行的汪老伯一起挡在门外。
茶室大门紧锁
趴着窗户向内张望,内部空间不小,地上摆着数张桌椅板凳。
我就住在附近,这里我来了5年多啦,最高峰的时候,茶室能坐40多个人!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坐下来沏一壶茶、聊聊闲天,蛮乐惠的……
汪老伯讲,茶室走的是“接地气”的“半公益路线”,只要买上一壶茶,就能够坐上很久,对于茶客的数量和休息时间也没有限制。因此,这里逐渐成了老年朋友们的“约聚首选”。
茶室内可见桌椅
今年7月1日,刘老伯像往常一样来逛茶室,却遭遇“铁将军把门”。
门口挂上一把锁,贴上一张告示,就这样暂停营业了,阿拉一下子没方向了。
帮忙君发现,公园四周虽设置长椅,但往往鲜有人坐下。
太阳很大,室内休息的地方却不多,难得有个歇歇脚的地方还关了,太可惜了!
专程从嘉定江桥赶来的陆老伯早已汗流浃背,他一边擦去挂在脸上的汗珠,一边不断地抱怨道。
帮忙君向蓬莱公园的管理方了解情况。相关负责人透露,这座茶室确实开设多年,附近的不少老年人都会常来此处。
据我们了解,关店的原因是,门店更换经营者,管理方顺昌公司正在进一步招商引资。
帮忙君留下联系方式,园方承诺,会将问题转交给相关企业答复。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相关回复。
装个空调
还要排队
家住浦东新区杨南路899弄博学家园的多位市民同样“苦不堪言”。他们说,小区原有的活动室热到“像个蒸笼”,经居民们不断反映后,总算安上了空调设备。可是,作为活动室的一部分,隔壁的“乒乓房”依旧没有空调。
大热天里,阿拉打个乒乓却要“战高温”,真是遭罪!
乒乓房内并无空调
帮忙君来到小区,老年活动室与居委会同在一个楼栋。走上2楼,两间打通的老年活动室内,摆放着6张桌子和十多把椅子,靠近墙壁处还摆放着书架,多位长者在这里边喝茶边聊天。角落里一台空调正全力运作,整个房间内温度适宜。坐在室内的多位居民透露,空调是他们多次向居委会反复建议后,直至7月20日才装上的。
在这之前,热烘烘像个烤箱,阿拉来都勿敢来!
活动室一角装上空调
而当帮忙君推开朝北的乒乓房,一股股热浪顿时袭来。房间被一张蓝色的乒乓桌占去大半,天花板上装着吊扇。居民直言:
吊扇打出来的都是热风,越吹越是热得受不了!
刘阿姨今年82岁,住在小区里5年多。她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平时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小区的活动室旁边,一直有一间乒乓房,但是天气实在太热,房间里也没有装空调。我去打过一次乒乓,刚动了10分钟不到,就浑身湿透了,实在是吃不消……
帮忙君联系博学家园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到居民诉求后,他们抓紧向街镇申请,最终赶在7月底前,为两间老年活动室安上了空调。不过,当被问及“乒乓房内为何至今没有空调”时,对方颇为无奈:
我们已经做过申请,得到的消息是,安装要排计划,每年的经费也有限,估计要等到明年才能装上……
社会空调
不应缺失
上海开放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伊晓婷认为,首先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有“社会空调”属性。在极端高温天,对于很多独居、高龄或经济条件有限的老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活动场所,更是一座“社会空调”,它提供了一个安全、凉爽、可以交流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避暑地。关闭这些空间,相当于切断了一条重要的社会支持渠道,将他们困在闷热的家中,可能引发更多的健康和社会风险。社区的决策者需要认识到,开放空间不仅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其次,空调安装不到位的背后往往存在着预算申请、电路负荷、老旧设施改造等现实难题。许多社区的老年活动室是由其他空间改建而来,电路无法承载大功率空调,同时申请专项改造资金流程漫长、审批困难。
更深层的问题是,即便硬件问题解决了,也缺乏精细化的运营规则。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伊晓婷指出,这需要相关部门、社区管理者和社会力量来共同形成合力。
■相关部门应出台更具操作性的高温天公共空间开放指引,为社区提供政策依据和标准流程,积极鼓励开放空间;
■社区治理需更“精细化”,应积极探索“弹性开放+风险管控”的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居民需求;
■此外,还可以探索“社会合作”新模式。可以鼓励周边商场、企业向老年人在高温天提供“公益避暑点”,以此来形成社区内外的资源互补。
伊晓婷表示,老人是一个社区“最柔弱的成员”之一,如何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是衡量其文明程度和治理精度的重要标尺。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更多基于同理心和创新思维的打开方式。
对此,帮忙君将继续关注。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徐驰
摄影 | 徐驰
编辑 | 钱俊毅姚储杰
编校 | 杨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