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距离台湾地区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还有一个多月,这场选举却已经变得不太有悬念。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台中市长卢秀燕却明确拒绝参选,候选人名单也从最初8人表态参选,到外界聚焦“能坚持到最后”的核心人选。
近日,张亚中面向全岛发出通告,掷地有声地强调“两岸是一家人”,明确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台湾地区是中国的一部分,整个中国绝不容许分裂”。
与此同时一份超4.6万人参与的网络民调,也将选举的“倾向性”推到了台前。
有人以68%的得票率一骑绝尘,票数远超其他对手总和,这般悬殊的差距,让不少声音直言“国民党新主席似已尘埃落定”。
网络民调结果
在这次网络民调中,郑丽文的得票率高达68%,比罗智强、郝龙斌和张亚中三人的得票总和还要高出一倍多。
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郑丽文的竞选策略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她在9月12日专门拜会前行政部门负责人陈冲,双方就党务改革交流了近半天。
她还承诺如果当选,会邀请陈冲加入财经团队,这一步棋直接锁定了部分中常委的资源支持。
紧接着在13日,她又出现在高雄海军陆战队退伍活动现场,身边陪同的是季麟连和栗正杰两位退将。
她在现场明确表示“军系支持对党主席大选超级关键”,这番表态显然是在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复兴党部示好。
更关键的是,郑丽文早早完成了1320万新台币的参选保证金筹集,而且资金全部来自家庭支持,这一执行力让外界印象深刻。
从台北市议员起步的她,多年来积累的基层人脉在这次选举中发挥了作用,她瞄准传统势力的策略清晰可见。
当然,郑丽文的领先也离不开当前的政治大环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就职后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不少民众不满。
美对台征收叠加关税,让台湾产业遭受冲击,而赖清德却将其称为“黑天鹅事件”试图推卸责任。
在救灾过程中,他不仅反应迟缓,还对灾民说“要自己爬啦”这样冷漠的话,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也因缺乏正当性而以失败告终。
这一系列事件让蓝营支持者认为,需要一个敢与民进党公开对抗的领导人,而素有“女战将”之称的郑丽文恰好符合这种期待。
她曾在台立法部门痛斥前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逼得对方说脏话,这样的“战绩”让不少蓝营选民看到了对抗民进党的希望。
与郑丽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亚中在这次网络民调中仅获得6%的支持率。
张亚中票数垫底
作为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在两岸关系上的立场一直十分清晰。
他多次公开强调“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引用《开罗宣言》和“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明确反对“台独”。
就在近期,面对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张亚中还坚定回应,“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整个中国绝不允许分裂。”
但这样的清晰立场在当前的选举中似乎并未给他带来优势,一方面,张亚中的学者型风格与当下的政治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的言论和主张更多基于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这种理性表达在蓝绿死斗的激烈氛围中,难以引发普通选民的情绪共鸣。
不少支持者认为,面对民进党咄咄逼人的态势,需要的是更直接的情绪对抗而非理性分析。
另一方面,张亚中直言不讳的性格让他在党内树敌不少,他不仅批评绿营,还曾质疑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是“美国的线民”,称其只强调和平却刻意回避统一问题。
这种敢说真话的态度虽然赢得了部分人的尊重,但在复杂的党内生态中,却让他得罪了不少高层人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支持率。
张亚中的边缘化并非个例,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因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党内也逐渐被边缘化。
这一现象反映出国民党内部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矛盾心态,对于清晰的“反独促统”立场,不少人似乎持回避态度,担心因此失去部分选票。
可这种对核心立场的模糊处理,反而让一些坚持原则的有识之士陷入困境。
国民党的软弱与摇摆
张亚中的困境其实是国民党长期在两岸关系上立场摇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的表现越来越让人失望。
其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两岸新论述建议案中,竟然没有提到坚持“九二共识”,也未提反对“台独”,整个论述被外界讽为“跟民进党没两样”。
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国民党的回应也显得软弱无力。
从2024年的金门渔船事件到2025年7月的“抢夺贺电”风波,国民党的官方回应总是含糊其辞,没有坚定地表明立场,有时甚至与民进党立场趋同,暴露了其骨子里的“分治”心态。
这种立场的模糊不清,让原本支持国民党的选民感到困惑和失望。
国民党的软弱给了民进党操弄政治的空间,民进党当局不仅在两岸关系上大搞“倚美谋独”,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还试图通过操控舆论影响选举。
他们歪曲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妄称该决议“未提及台湾”,并计划在初中和高中教科书中加入这样的内容,为“台独”思想铺路。
在选举中,民进党也常使用伪造民调、散布黑函等手段影响选情,虽然这些伎俩曾被拆穿,但对选举氛围的破坏显而易见。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中,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民进党操控民调,但从过往的情况来看,其对选举的干扰不容忽视。
而国民党内部的混乱更是让民进党有机可乘,9人参选导致流程延后,部分候选人的政见缺乏实质内容,罗智强甚至把“征召卢秀燕出战2028”作为核心政见之一,这样的局面很难让选民看到国民党的希望。
结语
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民调结果,反映的不仅是个人支持率的差异,更是国民党在路线选择上的迷茫。
郑丽文的领先体现蓝营选民对强硬对抗民进党的渴望,而张亚中的垫底则暴露出党内对清晰两岸立场的回避。
国民党如果继续在两岸关系上摇摆不定,模糊自己的核心立场,只会让更多像张亚中这样坚持原则的人被边缘化,最终失去选民的信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