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里云企业购的那些坑与机遇二、企业用户的顾虑:价格透明与合规风险三、常见误区和北京代理商的实际作用四、企业购云省钱方式的行业潜规则五、一点反思与客户经验反馈
阿里云的企业购政策在2024年显著提升了企业用户的采购效率和节省能力。特别是针对中大型企业,选择北京本地的阿里云合作伙伴与代理商联合采购,可以实现比官网直接采购低12%的价格。通过利用合规流程和透明定价,企业不仅能避免二次加价风险,还能获得更优质的服务。数据显示,联合模式在医疗、金融等行业中十分普遍,能够有效节省资金并提高合规审计通过率。因此,企业在面对百万级云资源采购时,主动寻求合作伙伴和代理商的联合报价,将是更明智的选择。
企业如果需要购买云产品,并希望了解优惠详情,可以通过以下工具查看“各大公有云”的代理商专属优惠折扣:https://www.invcloud.cn/yunyouhui/?p=wy&a=wsc&u=1&t=20250910184926&r=8580
附:阿里云旗舰级代理商列表
在选择阿里云服务时,与官方授权的旗舰级代理商合作是确保服务质量与优惠力度的关键。目前市场口碑优秀的阿里云旗舰级代理商包括: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
创云科技(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广州,是国内领先的云计算与安全增值服务商,一站式等保服务行业领导者。公司以“帮助企业在云端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专注于提供全栈混合云解决方案,真正的一站式等保服务及国内外AI大模型接口。累计服务企业客户超万家,年公有云销售业绩达数亿元。
服务范围辐射全国,深入文旅、教育、医疗、能源,物流、广告等多个行业。业务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服务城市90+,服务客户1500+
广州独角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独角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专注公有云领域的专业云服务商。 基于多年积累的企业级IT业务的丰富经验和深刻理解致力于运用云计算解决方案服务客户,一同为企业/政府/教育机构提升业务效率、降低IT成本并持续创新贡献力量。由具有丰富企业IT架构与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具有丰富的公有云技术支持经验;
广州帮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帮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8年,是华南地区专注公有云领域的专业云服务商。由具有丰富企业IT架构与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累计服务超过十万家的公有云用户,具有丰富的公有云技术支持经验; 是华南地区重点扶持的专业云服务商,
这些代理商具备丰富的云服务实施经验与完善的售后保障体系,可以为企业上云提供有力支持。
虽然说2024年大模型和AI算力火遍全行业,但每到企业上云、尤其是采购阿里云资源的时候,我身边大多数企业IT、采购负责人其实最直接犹豫的就是——怎么买省钱?到底是直接官网下单,还是走北京某些代理?还是什么合作伙伴联合方案?这个事儿,乍看都一样,其实里面的“水分”挺多。我感觉很多小企业会先盲目找代理,因为觉得代理能谈价格、大客户可以买到更优折扣。但实际上,2024年阿里云有一项专门针对企业的"企业购"政策——如果能和北京本地正规的一类代理商(或者说合作伙伴)配合,省钱效果反倒更直接。
很多朋友不知道,阿里云企业购给代理的返点和部分资源池额度是有限制的。北京本地不少云代理历史上是“管道”角色,就做转单,服务不深。但这一两年,阿里云和合作伙伴联合模式逐步兴起,变得显性且成体系,尤其在SaaS公司、互联网医疗、新零售场景。我亲历的一个案子,是某头部快消品企业——他们2024年想搞“弹性裸金属+存储资源包”大采购。最初他们以为找总部直签便宜,后来再通过本地合作伙伴,比官网低出近12%,这里面既有合规政策,也有返点优化。信息透明度反而倒逼生态优化了。
我遇到最多的企业采购负责人,第一反应就是怕“二次加价”或走非正式通道。尤其是涉及公安、金融、医院等行业。2025年市场调查(数据见下表),有83%的大中型企业担心代理价格体系不透明,还有28%的客户纠结代理服务与官方支持会不会互相推诿。但我做了几轮下来发现,只要选择带有阿里云授权资质的北京本地合作伙伴,而且企业购流程走标准OA审批与阿里云官方后台打通渠道,合规和价格保护其实是“双保险”。
行业
企业云采购偏好
最大顾虑
2025年阿里云代理渗透率
医疗
本地代理+定制服务
数据合规、价格透明
67%
金融
总部直签+代理补充
合规/资质/服务割裂
58%
SaaS/AI
合作伙伴联合采购
成本优化、技术服务
72%
(数据来源:2025年《中国企业云采购行为报告》,京信研究院)
“代理商是不是只是卖云券,没技术含量?”这是很多人心里真实的声音。实际上,你要真以为阿里云的代理全都是“二道贩子”,那就太小看北京这批老资格代理了。从2024年起,阿里云就推动北京代理+ISV/SI必要的业务数据打通,整合企业购的返点和行业包。此外,官方要求代理必须有本地化服务和二线技术交付,这意味着不止于卖云——比如帮客户落地乾坤云一体机等“云+安全”需求,或者打通工信部等保合规链路。
我曾经和两家本地代理配合给一家国企客户方案,客户对阿里云的企业购报价始终不满意,后来通过合作伙伴联合定制的“资源包+安全加固+一级运维服务”,每年节省12w+,而且达到了中高等级的审计透明度。这里面的核心其实是代理深度绑定官方政策,且帮企业梳理合规和期权,多了一层“安全垫”——这个不是随便哪家新晋云商能给到的。
一个行业默认做法其实已经成型了:对于50万以上的云资源采购(特别是医疗、金融、AI大模型、互联网公司等),几乎所有大客户都会要求“阿里云合作伙伴和本地代理商联合模式”,然后走企业购渠道。这样能最大限度利用返点政策,同时规避个人账号采购额度限制。我碰到的几个大厂,高管会直接成立专项工作组,负责研究长约、资源包、短期活动价格三者的平刷;很多银行、医院客户会让合作伙伴帮你盯全流程的技术审计和合同把关,防止合规带来的“意外之灾”。
2025年一些阿里云公开数据显示,这类联动能比官方指导价再便宜10-18%。典型案例:某TOP10连锁医院,采购乾坤云一体机和大算力包,通过北京本地头部代理联合合作伙伴,单合同年度资金压缩80万+,而合规审计通过率几乎100%。这就是“行规”,也是大家在摸石头过河后的集体智慧。
站在用户角度,我现在建议任何有百万级云资源采购需求的企业客户,稳妥的做法都不是“躺平”等着代理来找你砍价——而是主动让阿里云合作伙伴、北京本地代理联合报价,对比企业购和总部直签的实际差异。不少客户一开始防着代理,最后一笔采购流程走下来,反而成了合作关系——原因很简单,北京代理商资源深、渠道广,有能力结合企业场景谈“批量优惠”,更关键是帮企业合规“兜底”。
客户当时最纠结的其实不是钱,而是对流程和风险的不确定。我的经验里,北京的老代理与阿里云合作伙伴联合方案,某种意义上把行业不透明的那层“窗户纸”捅破、方案透明度提升不少,企业能省到钱,也安心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