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获悉,园内布设的红外相机成功捕捉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冠鳽的活动影像。这是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首次清晰记录到这一珍稀物种。
园区工作人员周安强介绍,这段视频拍摄于傍晚时分,画面显示黑冠鳽正处于觅食状态。他指出,黑冠鳽习性隐秘,多在黄昏或凌晨活动,常栖息于茂密森林及溪流附近,以昆虫、两栖类等为食,其活动时间与人类错开,因此极难被观测到。
周安强表示,针对此次发现,公园计划在其出没区域增布红外相机,进一步监测该种群是否存在繁殖行为或更多个体,并据此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栖息地保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该公园还曾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南鳽的活动。周安强透露,海南鳽可能为迁徙过境,园方同样已加强对其潜在活动区域的监测工作。未来,公园将继续致力于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工作。
黑冠鳽知多D
据了解,黑冠鳽是鹈形目鹭科的鸟类,又称黑冠麻鳽。其体型较小而结实,体长约40到47厘米,喙短。头部有黑色羽冠,颈部和胸部赤褐色并具条纹,背部栗色带虫蚀状斑纹。通常在夜间或黄昏单独活动,以昆虫、软体动物、蛙类等为食,栖息于山地密林、河谷溪流、竹林和沼泽林地等植被浓密且近水环境。
近年来,广东先后在深圳、湛江、广州及珠海有黑冠鳽的零星观测记录。在我国其他分布区域,黑冠鳽也较为罕见,多为留鸟或夏候鸟,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等级。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华南地区仅存、面积约1.6万亩的原始次生阔叶林,加之河谷溪流纵横密布,形成了“林水相依”的生态格局,为包括黑冠鳽在内的大量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与繁殖环境。
近年来,公园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性自然保护地建设,提升森林生态质量,并开展系统性科学考察和野生动物监测。此次黑冠鳽的首次记录,正是公园生态保护成效的体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慧琪
(来源:广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