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里时间9月14日清晨,五星级酒店外的安保人员比往日多了三倍,各国媒体记者扛着相机蹲守在街角,中美第四轮贸易谈判正在这里闭门举行。
6小时后,美国财长贝森特率先走出会场,眉头拧成了疙瘩,只对着镜头生硬地丢下一句 “明天早上继续谈”,便匆匆上车离去;
而中国代表团成员神色平静,步履稳健地登上大巴。
这场被外界视为 “决定中美贸易走向” 的谈判,刚开场就透着不寻常,更让人意外的是,特朗普竟在社交媒体上突然 “变脸”。
此次谈判原本不在近期日程上,按照美方最初的计划,双方要等到10月底韩国APEC峰会期间才会碰面。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主动提前谈判时间。
从8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的经济状况已经亮起红灯:CPI指数持续上涨,核心CPI更是创下近期新高,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不断攀升;
更棘手的是,美国国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光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相当于一座五角大楼的造价。
农业领域的困境更是直接戳中了“软肋”,9月本是美国大豆的收获旺季,往年这个时候,美国大豆协会的工作人员都会忙着统计中国采购商的订单,可今年办公室里却格外冷清。
协会最新报告显示,中国采购商至今没有下达一笔大宗大豆订单,原本流向美国的订单,早已悄悄转向了巴西和阿根廷。
对于美国中西部的农民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约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无奈表示:“去年还靠中国订单赚了些钱,今年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贷款都快还不上了。”
要知道,农业州选民一直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如今订单流失、农民收入锐减,不少原本支持他的选民已经开始动摇,这也成了美国急于推进谈判的重要原因。
而会谈前一天,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将23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限制这些企业获取美国技术。
可中方的反应迅速且精准,当天就宣布对原产自美国的模拟芯片启动反倾销调查,更特别指出调查期将追溯到三年前。
这意味着若调查确认存在倾销行为,美国芯片企业不仅要补缴税款,还得面临后续的惩罚性措施。
谈判桌上,中方代表团在会谈开始前就明确提出了三大核心议题:24% 关税问题、美国对出口管制措施的滥用,以及TikTok强制收购争议。
这三个议题精准对应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矛盾,也展现出中方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底线。
就在谈判陷入僵持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篇长文,他在文中罕见地承认 “美国很多领域已经不行了”,还举例说 “过去美国一天能造一艘船,现在一年都造不出来”,直言美国在芯片、半导体、计算机、火车等行业 “需要向别人学习”。
这番话与他以往张口闭口 “美国最伟大” 的论调截然不同,有美国网民留言感叹:“这还是那个总是吹嘘美国第一的特朗普吗?感觉像换了个人。” 还有网友调侃 “是不是账号被盗了”。
紧接着,特朗普又呼吁外国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来美国投资,帮助培训美国工人,可这番呼吁很快被网友戳穿。
美国当前的高税收政策、严格的移民限制,以及复杂的监管环境,让不少外国企业望而却步,毕竟没人愿意 “免费教出竞争对手”。
如今谈判仍在继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国的压力远大于中方:经济数据不佳、票仓动摇、盟友不配合;
而中方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度持续下降,外贸布局愈发多元,华为麒麟芯片的回归更是证明了中国在技术领域的韧性,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实现了5.4%的增长,这些都让中方在谈判中更具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