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可以翻盘的底牌

0
分享至

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前几天透露了个大消息:他手下这支37万人的队伍,已经配上了坦克、自行火炮这些重家伙。

从2016年的轻装警察,到现在的重装部队,这七年的华丽转身背后,藏着普京对俄军的深度怀疑。

这支"皇帝铁拳"到底要干什么?普京为什么要打造第二支军队?

先说个数字让大家有个概念。

37万人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三个军区的兵力规模。

更关键的是,这支部队不归国防部管,不受军队指挥系统约束,直接听命于克里姆林宫。说白了,国防部长的话他们可以不听,但普京一个电话,他们得立刻起身。

这种安排在全世界都很少见,有点像古代皇帝的御林军。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搞这么一支队伍?

答案就藏在这两年发生的装备变化里: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陆续进入装备序列。

这已经不是维稳那么简单了,这是在组建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准军事力量。从轻装到重装,从警察到军队,国民近卫军在悄悄完成一次重大转型。

转型的背景很有意思。

2016年普京刚组建这支部队时,给它的定位就是"对内铁拳"。

那时候俄罗斯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内部不稳:经济制裁、社会矛盾、地方分离主义。普京需要一支绝对忠诚的力量来维护内部稳定,于是就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内卫力量整合到一起,交给了自己的老部下佐洛托夫。

佐洛托夫这个人很有意思,从贴身保镖干到将军,就是靠一个字:忠。

在普京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从来没让领导失望过。

但那时候的国民近卫军还是以轻装为主,主要任务就是防暴、反恐、维稳。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那一年发生的瓦格纳兵变,彻底改变了普京的想法。



2023年6月24日,这个日子普京肯定忘不了。

当普里戈任带着瓦格纳的坦克和装甲车直奔莫斯科时,整个俄罗斯都在看一出大戏。

更要命的是,面对这场兵变,俄军的表现让普京彻底寒心。本该第一时间响应的正规军,竟然选择了集体"装死"。

不是没有能力阻止,而是不知道该站哪一边。

甚至传出消息说,连苏洛维金这样的高级将领都在兵变边缘"神游"。



那一刻,拦在瓦格纳面前的主力部队,恰恰是普京的"私人军队"——国民近卫军。

虽然当时他们装备不如瓦格纳精良,但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这让普京看清了一个道理: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靠得住。

兵变平息后,普京做了两个重要决定。

第一,彻底解散瓦格纳集团,消除这个不可控因素。

第二,加速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进程,让这支绝对忠诚的部队拥有与忠诚度匹配的战斗能力。



从那时起,坦克、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开始大批进入国民近卫军装备序列。

这不是简单的装备升级,而是一次战略重构。

普京要打造的不只是维稳力量,而是一支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武装。

用西方军事专家的话说:"For Putin, loyalty is a stronger armor than T-90 tanks."

忠诚比坦克更重要,这就是普京从瓦格纳兵变中得出的最重要教训。

这个教训的背后,其实反映了威权体制的一个根本矛盾。

军队需要保持独立性和专业性才能有效作战,但独立的军队又可能对政权构成威胁。

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普京,当军队不再听话时,再强大的国家也可能瞬间崩塌。

所以他宁愿牺牲一些军事效率,也要确保武装力量的绝对可控。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双保险"系统:正规军负责对外作战,国民近卫军负责内部稳定。

但如果正规军靠不住,国民近卫军也能顶上去。

普京今年已经72岁了,权力交接是他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

在威权体制下,权力交接往往是最脆弱的时刻:旧领导人影响力下降,新领导人威望未立,各种力量蠢蠢欲动。

历史上有太多强人政权在交接过程中出现动荡,普京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他在精心设计一个权力传承方案,而国民近卫军就是这个方案的核心。

目前外界普遍认为,阿列克谢·久明是最有希望的接班人。



这个人很有意思:既当过普京的保镖,又做过图拉州长,还在军工和航天领域有实际成绩。

更重要的是,他和佐洛托夫的关系亲如父子。

这个人事安排绝不是巧合。

久明曾在总统安全局任职,佐洛托夫正是他当年的老领导。

两人合作了这么多年,彼此知根知底,配合默契。

更关键的是,佐洛托夫已经在国民近卫军系统内部培养了一批久明的支持者。

这种安排的巧妙之处在于:即使普京退居二线,国民近卫军这张"王牌"也能顺理成章地转到接班人手里。

不需要重新洗牌,不需要重建信任,权力可以实现无缝交接。

这比单纯依靠制度约束要可靠得多。

当然,这个安排也有风险。

比如车臣的卡德罗夫家族问题。车臣部队名义上也属于国民近卫军系统,但卡德罗夫父子的"山头主义"越来越明显。

2025年,普京还特意单独召见了卡德罗夫的儿子亚当,这不是简单的政治示好,而是在划定底线:要么继续听话,要么被边缘化。

从传出的消息看,车臣部队可能不会完全纳入重装化改编的主力范畴。



用一句话概括:组织上认可你,心里还要再观察观察。

这种精细的权力平衡艺术,正是普京二十多年执政经验的体现。

他深知,在威权体制下,忠诚永远比能力更重要。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就是在为这个原则提供武力保障。



普京的这步棋看似高明,但也暴露了强人政治的根本问题。

当个人忠诚取代制度约束时,整个国家的稳定就系于一人一念之间。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确实能在短期内巩固权力,但长远看却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最直接的问题是军方不满。

正规军看着国民近卫军拿到越来越好的装备,心理难免失衡。

虽然明面上不敢公开反对,但暗流涌动是难免的。

更深层的问题是制度信任的缺失。

普京用个人忠诚来解决制度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因为个人忠诚是不可传承的,而制度却可以。

即使久明能够顺利接班,他也无法像普京那样获得同样程度的个人威望和忠诚。

到那时,这套基于个人关系的权力结构还能维持多久?

从国际经验看,这种模式很难可持续发展。

历史上依靠"私人军队"维持权力的政权,大多数最终都面临内部分裂的命运。

因为当强人不在时,各个武装集团往往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相互厮杀。

但从普京的角度看,他可能别无选择。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俄罗斯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西方制裁、经济困难、地缘政治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政权稳定比追求制度完美更加现实。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与其说是制度创新,不如说是现实主义的无奈之举。

普京心里可能也清楚这种模式的风险,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优解。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在为俄罗斯的未来"购买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能够换来什么,或许只有历史才能给出答案。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普京的选择反映了现代威权政治的一个普遍困境。

如何在保持权力集中的同时,避免制度僵化和内部分裂?

如何在追求政治稳定的同时,保持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这些问题不仅俄罗斯在思考,其他类似政治体制的国家也在观察学习。

国民近卫军的重装化,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政治实验"。

它的成败将为其他国家提供重要的参考经验。

普京这步棋看似高明,实际上是在走钢丝——既要保证权力稳固,又要防止力量失控。

个人忠诚能否替代制度约束,这个问题不仅俄罗斯要面对,其他国家也在观察学习。

你觉得这种"强人+忠诚部队"的组合,是政治稳定的保障,还是未来动荡的种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财联社
2025-09-15 16:53:12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江西一光棍娶个疯女人生了8个娃,妻子清醒后十辆豪车开到家门口

夜阑故事集
2025-09-09 17:50:04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中国最有钱的5位运动员排行榜,姚明勉强排第3,第1名非他莫属

妙知
2025-09-15 10:51:49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2位中候补有新职,2位市长升任市委书记!国务院任命她任直属机构副局长

上观新闻
2025-09-15 14:43:14
西贝终于道歉!一切都结束了

西贝终于道歉!一切都结束了

李东阳朋友圈
2025-09-15 14:25:35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台海观澜 | 还对国民党抱有期待吗,“馆长”泼凉水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9-15 11:10:03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林海被“双开”

扬子晚报
2025-09-15 19:15:16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恍如隔代..36岁贝尔完美身材胸肌腹肌清晰可见,39岁鲁尼严重发福

直播吧
2025-09-15 16:01:34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何为“摩擦性失业”?并非新名词,3年前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就曾用过

芝士圈
2025-09-15 09:31:00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山东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真相是什么?河南也出现了:8个光点悬停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5 13:38:08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西贝背后的隐藏BOSS

城市局
2025-09-15 09:13:29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因病在沪逝世!曾建成上海首个大科学装置,4月仍在作报告

上观新闻
2025-09-15 17:14:04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为什么富豪都往美国跑?背后隐藏的真相

枫冷慕诗
2025-09-14 10:37:28
北京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正进一步了解!罗永浩发文: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北京市监局:已关注到西贝预制菜争议,正进一步了解!罗永浩发文: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20:45:05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西贝道歉信激怒大众?私下聊天记录曝光,西贝曾"滑跪"递话求饶

乌娱子酱
2025-09-15 16:51:05
“全美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发出威胁

“全美进入紧急状态”,特朗普发出威胁

扬子晚报
2025-09-15 14:47:04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台媒:台女艺人江祖平自曝遭性侵,绿媒前高层之子被警方带回调查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6:48:04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包正明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包正明被查

极目新闻
2025-09-15 14:39:17
预制菜闹剧将失控!西贝客流暴跌,新华社定调,真让罗永浩说准了

预制菜闹剧将失控!西贝客流暴跌,新华社定调,真让罗永浩说准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9-14 22:33:08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2025-09-15 21:51:00
地球记
地球记
科普世界地理知识,有不对的欢迎指正!
44文章数 7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头条要闻

2名英国男子被指控为"中国间谍" 2年后被无罪释放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教育要闻

邹小兵上海站 | 倒计时5天!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