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上市的理想i8,作为一款主打家庭市场的大型纯电SUV,实际驾乘感受如何?上周,我们进行了一次真实的满载长途测试:一行六人(5名成年人1名未成年人),从城市中心出发,行驶路况包括拥堵路段、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
这次试驾没有刻意追求极限测试条件,而是模拟了大多数家庭周末出游的真实场景:满员满载、正常驾驶、使用社会充电设施。
空间表现:第三排的真正实用性
理想i8的车身尺寸为5085×1995×1800mm,轴距3005mm。在实际空间体验中,当三排全部启用时,后备厢仍能容纳两个24英寸行李箱和数个背包,满足了家庭中短途出游的载物需求。
第三排座椅的乘坐体验令人惊喜,虽然不如前两排宽敞,但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成年人的中短途乘坐需求。座椅的支撑性和倾斜角度设计合理,减少了长途乘坐的疲劳感。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排通道宽度足够,成年人可以相对轻松地进出第三排,解决了传统七座SUV第三排进出不便的痛点。
真实续航与充电速度令人满意
我们出发时电池电量为95%,表显续航里程为584公里。经过300公里的综合路况行驶后,电量降至40%,表显剩余续航为246公里。
全程我们开启了空调(23℃自动风量),车载娱乐系统正常使用,行驶路况包括城市拥堵道路、城市快速路、约130公里高速公路。
抵达目的地后,我们在附近的第三方充电站进行了补能。使用的是120kW直流快充桩,而非理想的超充网络。
从41%电量充至84%耗时45分钟,充电平均功率维持在70kW左右。这个充电速度虽然不及理想自建的5C超充网络,但仍然符合预期,在咖啡厅休息的时间内即可获得足够的返程电量。充电过程中,车辆与充电桩的兼容性良好,即插即充功能正常启动,没有出现需要多次插拔或重启的情况。
NOA在常规路况下的表现可靠
在高速路段,我们开启了理想AD Max 3.0辅助驾驶系统的高速NOA功能。系统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急加速或急刹车的情况。
在面对大车时,系统会轻微向另一侧偏移,给驾驶员额外的安全感。车道保持功能表现稳定,在前车切入本车前方时,系统的减速动作较为自然,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测试当天的交通条件良好,没有遇到极端天气或异常复杂的路况。系统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了足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减少了长途驾驶的疲劳感,但仍需要驾驶员保持注意力。
舒适性仍是强项
理想i8的双腔空气悬架系统在过滤路面震动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城市道路的井盖还是高速公路的接缝,悬架都能有效化解冲击,保证车内乘客的舒适性。
车内噪音控制值得称赞。在100km/h时速下,风噪和胎噪都被很好地抑制,第三排乘客无需提高音量即可正常交谈。
座椅舒适度获得了全员好评。前两排座椅的通风和按摩功能在长途旅行中特别实用,第三排座椅虽然功能简单,但可调节的椅背角度和宽大的扶手还是增强了舒适性。中央扶手下的车载冰箱容积较大,可以放置多瓶500ml的饮料,增加夏日出行幸福感。
值得关注的细节
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车载语音识别系统准确率较高,不用唤醒词且能够区分不同位置的指令来源;第三排配备了独立的空调出风口和充电接口,实用性良好;后备厢取放行李时可以电动调节高度可以,女性用户也能轻松取放行李。
当然,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中控系统层级稍多,某些常用功能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实现。
总结:
经过500公里的综合路况体验,理想i8证明了自己作为家庭出行选择的实用性。它不是一款追求极致性能的电动SUV,而是一个注重全家出行品质的移动空间。其续航表现能够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实际需求,智能驾驶系统减少了长途行车的疲劳,而真正的亮点在于第三排的实用——这不再是象征性的座位,而是真正能够满足成年人乘坐需求的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 刘爱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