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嘉月
来源 | 广告案例精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刷到广告,清一水儿的明星脸,美是美,但美得跟复制粘贴似的。
白皙、纤细、柔光拉到满格,连微笑弧度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的。
好看,但不好记;精致,但没劲。
直到最近,力士携手田径运动员吴艳妮打造了一组全新广告,给观众带来了来自体育圈的视觉震撼,可算把这种“精致无聊”打了个稀碎。
图源:小红书
1
力士携手吴艳妮
这次“冒泡”出圈了
我们常说“美是多元的”,但真正敢把这句话做实了的品牌,不多。
力士这组为宣传气泡沐浴露的广告,选择吴艳妮,一名跨栏运动员,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
她没有传统审美中所谓的“白瘦幼”,取而代之的是结实的肌肉、极具张力的肢体、坚定的眼神,甚至比赛中那股“舍我其谁”的气场,都被带进了画面里。
走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站,很难不被力士为吴艳妮拍摄的这组广告所吸引。
海报中的她,身着与产品同色系的运动背心,正视前方,眼神如鹰般锐利,全身肌肉线条清晰有力,那是长期高强度训练留下的勋章,也是运动员独特魅力的体现。
水珠顺着她的肌肤滑落,就像是汗水的化身,见证着她的努力与付出。
旁边配着的文案“实力真香,就要冒泡”,既调侃又自信,跟吴艳妮本人的竞技人设和公众印象高度契合。
图源:@LUX力士
她没有在扮演“沐浴美人”,她就是在做自己,强劲的、热烈的、充满生命力的。
另一方面,该文案也巧妙地将力士气泡沐浴露使用时会产生丰富泡沫的产品特点融入其中,让人在看到广告的瞬间,就能将吴艳妮的实力与沐浴露的优质体验紧密联系起来,产品、文案与代言人之间的适配度堪称完美。
这组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满屏都是“终于不是白幼瘦审美”的欢呼。
许多网友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有人说:“如果现在的孩子看着这样的广告长大,以后成为这样的女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有人高呼:“主流媒体别再一味推崇白瘦幼了,现在该雌鹰女人登场了!”
“太帅了,好有生命力,喜欢肌肉线条的女生。”
“力士这次真的做得好,打破了传统审美和广告的局限!““天天看那些磨皮的网红脸,都看腻了,这种充满力量感的才叫高级。”
小红书上,更是有大量用户晒出观看这个广告之后的repo,其中标题为“非粉也会震撼的程度!女性力量!”点赞量高达19万,,足以见得这组广告的影响力。
当然,正所谓各花入各眼,在一片夸赞声中,也有个别不同的声音。
有网友提出:“立意挺好的,可呈现出来怎么感觉这么土呢?”
还有人吐槽道:“妆有点浓了。”
审美本就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有不同的声音再正常不过了。
这组广告之所以能掀起讨论,恰恰因为它挑战了某种默认设置。
谁说沐浴露广告,就只能温柔、朦胧、仙气飘飘?
2
撕碎“情色诱惑”标签
力士打了一场翻身仗
曾经,力士因沐浴露中含有依兰花油这一成分,被卷入了一场网络玩梗的热潮。
看过《甄嬛传》的观众一定对剧中的情节印象深刻,安陵容用依兰花精心调配出迷情香,成功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
不知道哪位人才发现力士沐浴露中含有依兰花油这一成分,立马联想到《甄嬛传》里相应的桥段。
图源:京东
于是,直接把依兰花打上了催情、调情的标签,力士也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情色诱惑”沐浴露。
原本普通的沐浴露,一夜之间成为了网友们口中充满暧昧色彩的存在,甚至出现了“用完男朋友抱着不肯放手”这样夸张的调侃。
图源:小红书
一时间,力士的形象似乎与这种略带媚俗的“情色”概念紧密相连,尽管销量在争议中有所上升,但品牌形象也陷入了猎奇争议的漩涡。
依兰花到底有没有催情效果?
实际上,后来有业内人士出来科普,依兰花精油并没有明显的催情作用,相反,它还能使人心情平静,情绪稳定。
泰国诗纳卡宁威洛大学的药物学研究者发现,与无气味的安慰剂相比,依兰精油能够降低血压和脉搏频率。
而且,正规品牌的沐浴露在添加依兰等香料时,会遵循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添加量在安全范围内。
图源:@青眼
也就是说,力士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催情效果,纯属躺枪。
而这次请吴艳妮代言,堪称一场漂亮的去标签化操作。
她的自信和实力,让沐浴这件事回归到了“自我关怀”的本质。
回头看吴艳妮接过的其他广告,无论是运动品牌还是日常用品,她几乎从未偏离“自信、力量、充满掌控感”的调性。
图源:小红书
这种一致性,不是人设,是本色。
3
审美多元化不是一句口号
这个世界的审美不应被单一标准所禁锢,而应是多元且包容的。
广告,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媒介,对大众审美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和塑造性。
如今,审美的进步与思想的解放,在广告业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走进安踏、耐克、阿迪达斯、lululemon等运动品牌的门店,映入眼帘的女模特不再是单一的高瘦形象。
她们可能拥有紧实的肌肉和分明的腹肌,展现出强大的力量感,仿佛在诉说着运动的魅力与坚持的力量;也可能身材健硕,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彰显着健康活力的生活态度。
英国运动品牌Gymshark直接将举着杠铃、秀出肱二头肌的模特摆在店内。
图源:小红书
女模特那健硕的身材,自信地展示着运动带来的独特美感,打破了传统审美对女性身材的刻板认知。
迪卡侬更是大胆启用“胖”模特,这些模特的身材圆润饱满,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向人们传递出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念——“胖”得匀称、健康,也是一种美的样式。
图源:小红书
这些品牌通过展示不同身材的女模特,让消费者看到了美的多样性,也让大众逐渐认识到,女性的美不只有一种模样,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独特的闪光点。
当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跟上这股潮流。
反面教材也不是没有。
比如伊利之前为网球运动员郑钦文拍的广告,硬是把一张充满棱角、眼神有力的面孔,P得光滑、柔美、白皙瘦削,遭到全网群嘲。
图注:伊利开屏广告
这不仅仅是修图翻车,更是一种审美上的倒退。仿佛力量感不见容于主流,必须被驯化才能登场。
说到底,品牌要卖货,就要见众生。
众生什么样?
高矮胖瘦,有力有柔,有棱有角。
把路走宽,才能把生意做大。
我们提倡多元审美,不是为了踩“白瘦幼”,而是想说,你可以白瘦幼,也可以黑壮力;可以柔美,也可以飒爽。
美,不该只有一种剧本。
4
广告是时代的镜子
吴艳妮的力士广告,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是因为它戳中了一个正在发生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性正在拒绝被定义、被修饰、被限制。
她们可以像鹰一样冲击天空,也可以像水一样柔和包容;可以在赛场上嘶吼,也可以在工作中自信绽放。
而品牌能做的,也是最好做的,就是尊重这种真实、拥抱这种多元、放大这种力量。
因为真正的带货,带的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价值观。
而最好的广告,从不教育用户,它只回应时代。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告案例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