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北约国家事件正在升级,克里姆林宫显得越发咄咄逼人,而北约的应对则表现得十分软弱,或者说,让人失望。
当地时间13日,一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闯入罗马尼亚领空,尽管事后罗马尼亚政府为此谴责俄罗斯政府,但从实际反应看,罗马尼亚军队并未像之前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一样采取果断行动。
这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触发了图尔恰北部地区的RO-Alert警报系统,罗马尼亚空军从第86航空基地出动了两架F-16战斗机进行拦截: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并未深入,但在罗马尼亚领空飞行了超过50分钟,而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罗马尼亚F-16战斗机仅仅是追踪而没有将其击落,最终将其“护送”离开罗马尼亚领空,这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最终飞向敖德萨。
事后,罗马尼亚国防部宣称该国的F-16战斗机试图击落这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但后者突然转向,因此并未采取行动。
这种解释并未获得广泛理解,因为相关视频看不出罗马尼亚F-16战斗机有任何击落意图,而且,如果打算击落的话,50多分钟的时间里足以行动好多次了;至于转向离开就放弃击落行动,还记得俄罗斯战机离开土耳其领空后依然被土耳其F-16越境追杀的事吗?
这已经是近期发生的第三次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事件了,在波兰之前,俄罗斯无人机也曾入侵了立陶宛领空,但当时并未被广泛关注,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之所以引发如此关注,主要还是数量问题,而俄罗斯无人机紧接着又入侵罗马尼亚领空,就让北约国家越发敏感了。
罗马尼亚在应对俄罗斯无人机入侵领空事件中的表现引发了广泛不满,罗马尼亚国防部的解释无法服众,就个人而言,我认为罗马尼亚没有果断击落那架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的原因,很可能与北约尤其是美国的态度有关:不愿继续升级,是另一种形式的对俄绥靖,试图淡化事件影响,无视克里姆林宫对北约的试探。
在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后,特朗普的态度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周六前往以色列和英国之前,告诉记者他认为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时“不可接受的、不行的、危险的事态发展”,同时强调“这些无人机是否专门针对波兰”。
特朗普、卢比奥的态度跟欧尔班、菲科一致,就是承认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不可接受,但却又质疑这是不是克里姆林宫的有意试探,暗示这些俄罗斯无人机是因为导航故障、遭电子干扰甚至是被乌克兰操控才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的。
俄罗斯无人机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不管是不是故意行动,当北约的反应不够果断强硬时,这本身就已经给了克里姆林宫一个信号,克里姆林宫会继续升级自己的行动,或许,这些俄罗斯无人机下次就不仅仅是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了,而是开始攻击那些关键军事设施,诸如位于波兰和乌克兰边境上的热舒夫机场,那里是西方军援乌克兰的关键物流枢纽。
另一方面,当俄罗斯无人机不断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时,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已经开始。本次军演总计有18200人参加,包括5500名俄军,演习在俄白两国13个训练场举行,其中8个位于乌克兰和北约成员国边境附近。
俄白两军,尤其是俄军,进行了一系列力量展示,包括发射“匕首”空射弹道导弹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俄军甚至在加里宁格勒和波兰边境附近直接竖起了1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威慑意味极其强烈;最重要的是,俄白两军还在演习中模拟使用了核武器和“榛树”中程弹道导弹,后者计划在今年年底部署到白俄罗斯,这些动作的明显目的是恐吓白俄罗斯的邻国乃至整个欧洲。
尽管俄白两军在演习中演练了保卫加里宁格勒,但核心依然是“恢复国家领土完整”,即便是保卫加里宁格勒,也需要俄军从白俄罗斯出发,突破隶属波兰和立陶宛这两个北约成员国的苏瓦乌基走廊:与其说是保卫加里宁格勒,不如说是以此为名夺占关键的苏瓦乌基走廊并入侵北约成员国。
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名为防御,但跟之前包括冷战时代的“西方”系列军演一样,带有浓厚的进攻性意味。
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俄罗斯无人机不断入侵北约成员国领空,再加上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让欧洲越发担心克里姆林宫会入侵欧洲。
德国社会学研究所Insa为《星期日图片报》做的一项调查显示,62%的德国人担心俄罗斯会攻击北约成员国,“多数德国人担心,俄罗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袭击一个北约国家,例如波兰或立陶宛”;49%的德国人认为欧盟应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51%的德国人支持欧盟动用被冻结的俄罗斯主权资产来支持乌克兰。
在这种情绪的支持下,德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变得越发强硬,联邦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托马斯·罗韦坎普直接呼吁北约击落乌克兰上空的俄罗斯无人机,阻止这些俄罗斯无人机从乌克兰进入北约成员国领空;并强调有必要打击俄罗斯境内的无人机工厂和发射基地,北约伙伴应向乌克兰提供必要能力:德国和英国均已为乌克兰的远程打击武器提供了资金。
相比德国,波兰的情况倒是有些复杂,尽管有几十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了波兰领空,并被波兰空军和北约空中力量击落多架,但在事件发生后,民调却显示波兰民众将责任更多归咎于乌克兰,而不是俄罗斯,甚至认为北约、美国应该为此负责。
波兰总理图斯克承认,在克里姆林宫的推动下,以及“真实的恐惧和情绪”驱动下,波兰民众的亲俄情绪和对陷入困境的乌克兰的反感浪潮正在高涨,“政治家的角色是阻止这股潮流,而不是顺势而为,这是对整个波兰政治阶层的爱国精神和成熟度的考验。”
波兰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有目共睹,不管是克里姆林宫的成功宣传战也好,还是波兰本身强大的右翼势力也罢,又或者是乌克兰政府在处理与波兰历史问题上的失误,总之,不管是唇亡齿寒还是波俄历史与现实中的纠缠,波兰民众对乌克兰相当不友好,否则的话,也不会封堵边境阻止北约军援进入乌克兰,更不会让波兰政府被迫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军事援助。
不过,尽管如此,波兰政府依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乌克兰一旦被击败,波兰将直接与俄罗斯接壤;如果不对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做出强硬回应,俄罗斯无人机下一次可能就会直接攻击了,毕竟,俄罗斯无人机在入侵波兰时已经靠近了波兰军事基地。
为此,即便是极右翼的波兰新总统纳夫罗茨基,也签署了相关决议,允许北约其他成员国的军队驻扎在波兰境内;波兰军方则与乌克兰军方展开合作,后者向波兰军方教授如何对抗俄罗斯无人机的经验,并很可能会向波兰等国出售屡经实战考验的反无人机装备。
在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事件后,乌克兰无人机生产商收到了包括德国、波兰、丹麦和波罗的海国家在内欧洲多国关于拦截无人机的咨询;泽连斯基表示,北约各国目前拦截俄罗斯无人机的成本过于高昂又不对称,乌克兰愿意与合作伙伴分享拦截俄罗斯无人机的相关技术和战术等。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公开宣称,应该由乌克兰教授西方,而不是由西方来教导乌克兰如何与俄罗斯作战,“乌克兰拥有对抗俄罗斯无人机的最佳装备,以及对抗俄罗斯军队的更深入、更现代化的经验”,波兰军队目前正在北约中心接受乌克兰专家的训练。
在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后,欧洲的反应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在于特朗普的表现令人失望,路透社发文称,美国在欧洲的盟友对特朗普的沉默反应感到担忧,开始质疑美国是否准备好保护自己的欧洲盟友免受可能的威胁。
欧洲的担忧还体现在了具体行动上:丹麦放弃了美国“爱国者”,转而购买德意联合研制的SAMP/T防空系统;葡萄牙则放弃了F-35,选择法国“阵风”。
特朗普一直宣称要恢复美俄经济合作,共同开发能源和稀土等资源,美俄贸易额不过几十亿美元,能源和稀土联合开发则前途未卜;特朗普却让美国军工业失去了价值上百亿美元的订单,而且,随着欧洲军工业强势复苏,美国军工业未来还会失去更多订单,打着“美国优先”旗号的特朗普,到底是为美国的利益服务,还是为俄罗斯的利益服务?就公开报道来看,仅仅在这方面,美国从俄罗斯可能获得的经济收益,远远比不上因为失去盟友信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当欧洲正为俄罗斯不断升级的军事行动感到担忧时,特朗普在干什么?
特朗普刚刚派出自己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事务副特别代表约翰·科尔在明斯克会见了卢卡申科,约翰·科尔向卢卡申科递交了一封由特朗普签名的信,信件内容热情洋溢;还替特朗普送给卢卡申科一对印有白宫图案的袖口,卢卡申科感受到了特朗普的热情,要“努力偿还这笔感情债”,准备“一项特朗普先生喜欢的全球协议,一项大协议”。
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特朗普还决定解除对白俄罗斯国家航空公司的制裁,美国大使馆也会在“近期”重返明斯克,这是双方此前的协议,解除对白俄罗斯的部分制裁,美国大使馆重返明斯克,换取卢卡申科部分被关押的白俄罗斯公民和外国公民。
考虑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关系,解除对白俄罗斯的部分制裁,实际上就相当于在美国现有的对俄制裁上开了道口子;而且,这个时机太敏感了:入侵波兰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被认为就是从白俄罗斯境内发射的!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很不一般,已经不是普通的盟友了,而更像是附庸或殖民地,在俄罗斯的一系列扩张性动作中,白俄罗斯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时俄军跨越白俄罗斯边境直扑基辅。
最新的卫星照片显示,白俄罗斯正在明斯克附近建造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可能用来部署“橡树”中程高超音速导弹(西方称之为中程弹道导弹);此外,白俄罗斯还在对该国的空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并在乌克兰附近建造了新基地。
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已经开始,2022年入侵乌克兰北部的俄军当初正式以与白俄罗斯联合军演的名义进入白俄罗斯境内集结,现在,白俄罗斯军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视为俄罗斯军队的一部分,而且,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了核武器,可以打到乌克兰以及波兰等白俄罗斯邻国的核武器。
稍早一些,捷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三国反间谍机构联合行动,破获了一个在欧洲多个国家活动的白俄罗斯间谍网,该间谍网由白俄罗斯克格勃控制,成员包括摩尔多瓦情报局前副局长亚历山德鲁·巴兰和1名伪装成外交官的白俄罗斯特工,后者已被捷克政府驱逐。
白俄罗斯克格勃能建立这个间谍网,是因为白俄罗斯外交官可以在欧洲各国自由同行,捷克反情报局局长库德尔卡强调道:“为有效应对欧洲境内的敌对活动,必须限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驻外外交官在申根区的行动自由。”
《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一系列精心策划针对乌克兰和波兰等国的行动表明,克里姆林宫对特朗普和欧洲领导人缺乏决心而充满信息,为此,克宫可能会继续试探北约防御能力;而特朗普因为在对俄问题上的优柔寡断而遭到嘲笑,越来越多的欧美政界人士称特朗普是一个“爱吹牛但优柔寡断”的人,大声威胁要惩罚俄罗斯,却总是说说而已。
消息人士则告诉Axios,特朗普向自己的亲信助手承认误判了克宫对和平的意愿,开始怀疑自己对克宫的影响力,随着克宫在乌克兰以及波兰等国的一系列行动,“特朗普的挫败感与日俱增”。
现在,特朗普正推进对俄罗斯的制裁,确切说,并不是直接制裁俄罗斯,而是鼓动欧盟对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印度等国进行“二级制裁”,征收100%关税,美国则躲在欧盟的后面,只敢对印度征收50%关税。
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众议长迈克·约翰逊刚刚宣称,未经特朗普同意,美国国会不会通过针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方案: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即便是特朗普反对,美国国会也强行通过了对俄制裁法案并迫使特朗普签字生效,如今,却成了特朗普不同意就不会通过新对俄制裁法案,只能说,美国国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50年前,美国国会议员里,退伍军人占80%,常青藤联盟和精英大学的毕业生超过50%;现在,退伍军人只占17%,常青藤比例则仅为20%多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