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考试院公布了关于25年高考相关12所学校综合评价的相关录取情况。
以下是近三年市内各所高中被综评录取的相关数据——
近三年超过200人被综评学校录取的有执信,省实,二中,过去三所学校的中考录取梯度都在第一梯度
超100人-200人档位有7所,其中5所今年中考录取在第一梯度,2所在第二梯度。
50人-100人档位有7所,其中4所今年中考录取在第一梯度,3所在第二梯度。
超10人-50人档位有26所,其中2所今年中考录取在第一梯度,11所在第二梯度,10所在第三梯度,3所在第四梯度。
可见学校被综评录取的人数越多,中考录取分数梯度越靠前。这当然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参与综评的考生,本就是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
综评的评分体系结构,不同学校不用,我们可以拿中大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进行对比。
中大的综评评分结构是:高考85%+校测15%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综评评分结构是:高考60%+校测30%+学业水平10%
咋看一下有些熟悉是不?这和中考的自招不是一个样?
来举例子:若某考生参加中大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综评,在高考分数一样是600分的情况下,那么这600分对于中大的综评占(600x100/750)x85%=68分,对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综评占(600x100/750)x60%=48分。
由于两者的占比不同,导致在同分折算下的所得分数不同,我们进一步计算校测,若都是按100分计算,中大校测满分15,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满分则是30分,若校测考了90分,则折算分分别为13.5分和27分。
这样加起来,考中大的综评分数为68+15=83分,考港中的综评分数为48+27=75分,但港中不还有10%的学业水平测,这就很微妙了,若拿满这10%,综评分数将到85分,若只拿到8%,则分数和考中大的综评分数83分相同。
当然现实不能这样比较,因为你考的不是同一个学校,仅讨论分数利用率的问题,显然当下综评,越参杂更多评分结构的学校,对于高考分数的利用率的确更低,校测和学业水平所获分数更能影响综评最后的分数比评。
但你若认为自身高考裸分更有把握,何必又去参与综评,毕竟分数构成项目都需要你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对学习成绩本就有优势的学生而言,综评并非高考的捷径,更多只是一种选择。
从综评录取的多寡看出,顶部学校的学生更多,是因为他们本就综合能力更强,若你成绩也没啥优势还去参加综评,认为高考分数不需要很高就有机会进名校?殊不知你的其他综合方面也会因你能力不足而拿不到好的分数,这本就不是红利。
一个10年的老政策了,红利可以说早就吃完了,能力不行的,老老实实参加高考才是唯一最稳妥的出路,不说别的方面,就在考场上一决高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