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引智助企 匠筑港城 山东烟台市总工会发布劳模工匠助企行方案

0
分享至

原标题:烟台市总工会发布劳模工匠助企行方案,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引题)

引智助企 匠筑港城(主题)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岳惠玲

劳模和工匠是优秀产业工人代表,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是广大职工学习的榜样和模范,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今年8月,“引智助企·匠筑港城”烟台市主导产业劳模工匠助企行暨创新工作室联盟成果交流会举办,公布烟台市产业链劳模工匠服务队名单,印发《烟台市“引智助企·匠筑港城”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将聚焦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成立由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劳模工匠和院校专家组成的服务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管理提升服务,参与企业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每年带动各级开展不少于200场次助企行服务,为企业解决不少于200个技术问题,帮助不少于1000名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立足岗位、专注创新,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六行”助企赋能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烟台是工业大市、制造业强市、万亿城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产业工人的智慧和汗水,更离不开劳模工匠这支“排头兵”队伍的引领带动。

如何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的技术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为重点,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企业开展“思想引领行、技术支持行、技能培训行、创新攻关行、安全生产行、管理服务行”“六行”助企行动,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劳模工匠思想引领行”:组织劳模工匠服务队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宣讲活动,讲好职工身边的奋斗故事,用职工身边的榜样事迹,引领更多职工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效融入企业文化,营造人人学习劳模工匠、人人争当劳模工匠的浓厚氛围。

“劳模工匠技术支持行”:聚焦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和教育链“四链融合”,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劳模工匠服务队主动帮助本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解决产品生产技术难题,同产业企业劳模工匠加强技术交流、技能比武、培训学习,协同研究解决产(行)业共性工艺技术难题;依托“职工之家”APP劳模助企行模块、“益企有我”小程序等平台,通过线上揭榜攻关、线下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助力培育孵化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劳模工匠技能培训行”:依托各高校、职业院校和工匠学院、工匠培训点、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组织劳模工匠服务队成员根据企业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帮助企业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依托各级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传承技能的作用。

“劳模工匠创新攻关行”: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高校专家、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数据库,鼓励他们通过兼职参与创新、短期合作、联合攻关、联盟结对等方式,到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成果转化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劳模工匠安全生产行”:组织安全生产领域的劳模工匠,深入车间班组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微课堂”等活动,为职工提供安全生产培训和服务,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传授安全生产经验,引导广大职工群众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安全观,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劳模工匠管理服务行”:劳模工匠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建议和方法,帮助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实现效益最大化;发挥劳模、工匠在班组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以班组建设“塔基工程”活动为抓手,把“两长”(班组长、工会小组长)制度、班组民主生活会制度、班务公开制度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沟通方式、管理技巧等,传授给更多企业一线职工和班组长,为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建言献策。

整合“三联盟一基地”

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进一步整合了产业链劳模工匠和驻烟高校、职业院校的专家教授资源,深化了创新工作室联盟效能,有望推动“智力”与“产业”精准对接,让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作为劳模,我们注重将精益求精的态度传递给企业施工团队。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通过工艺演示、标准解读等方式,引导一线砌筑工人树立‘每一块砖都是艺术品’的质量意识,将规范要求内化为操作习惯,从根本上减少因工艺不精导致的质量问题,助力企业提升施工品质。”山东省劳动模范、烟台大工匠、烟台城乡建设学校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于炳安说,“砌筑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打破‘课堂讲工艺、工地练堆砖’的传统模式。产教融合为我们提供了绝佳路径,让人才培养能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按照《方案》,各级工会将以此次专项行动为抓手,整合“三联盟一基地”资源,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推动形成人才共育、技术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促的良好工作氛围。

发挥好工匠孵化联盟的人才集聚作用。市总工会大力实施“烟台工匠”建设工程,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和大企业等联盟成员单位的专业优势、平台优势、教育优势,开展工匠人才孵化培育,为劳模工匠服务队组建提供坚实基础。对在专项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模工匠人才,优先推荐参加“烟台(大)工匠”“齐鲁(大)工匠”等更高层次的培育。

发挥好创新工作室联盟的技术攻坚作用。市总工会完善联盟联络机制,定期开展跨行业、跨工种、跨班组创新竞赛活动,促进各创新工作室间的技术合作、信息互通。对在专项行动中解决技术难题多、创造效益好的工作室,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级创新工作室竞赛,对获胜工作室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的资助资金。

发挥好大企业联盟的资源共享作用。市总工会依托联盟内大企业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通过结盟结对、互助帮扶、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为有需求企业“问诊开方”。对在专项行动中参与度高、结对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优先推荐省市级全员创新企业,并分别给予30万元、5万元创新资助资金。

发挥好创新创效服务基地的成果转化作用。市总工会定期举办创新创效竞赛、成果发布、工匠交流等创新活动,为职工技术创新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省“鲁班双创网”山东省创新创效平台对接,推动更多优秀职工的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对涌现出的新技术、新工艺、创新操作法等成果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级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对获奖成果给予资金支持。

“近些年,大量劳模和工匠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以工匠精神为指引,扎根一线、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山东黄金冶炼有限公司质检中心副主任单召勇表示,“我们将加强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工作,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科学谋划精准匹配

构建全地域、全领域劳模工匠资源库

烟台是工业大市,拥有国民经济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目前已形成了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2个2000亿级产业,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4个千亿级产业。近年来,市总工会瞄准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建立了全省首家地市级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和大企业创新创效联盟,探索成立“跨产业、跨企业、跨工种”职工创新联盟,为劳模工匠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途径。

截至目前,烟台市共打造市级以上全员创新企业68家、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88个,1名职工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连续七年培育出9名齐鲁大工匠、35名齐鲁工匠和烟台(大)工匠、区市工匠、企业工匠和校园小工匠累计1.2万余名,带动一线产业工人推广应用新技术6900余项,创效90多亿元,助力孵化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彰显了劳模工匠在万亿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

“‘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高度契合烟台市以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逻辑,为劳模工匠以及百万产业工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舞台。”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涛表示,“推动‘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取得实效,重在了解企业需求,贵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我们将科学谋划、多措并举、精准匹配,力争让企业找得到、服务跟得上、成效看得见。”

据悉,各区市、各单位将根据本辖区、本行业实际,组织本辖区(行业)专家教授、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科学技术奖中工人创新项目获得者等,建立行业类别清晰、专业特长突出的各具特色的劳模工匠服务队,形成“市级、区市级、产业(行业)、企业服务队”共同行动的工作格局,构建全地域、全领域的劳模工匠“资源库”。各级工会将汇总梳理劳模工匠人才服务“资源清单”,发布专家教授“科研清单”,征集企业问题“需求清单”,建立健全技术难题需求征集和劳模工匠人才资源匹配机制。同时,强化数智赋能,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加大分析分类,进行快速匹配,让企业有需求时能随时找到,为实现劳模价值、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保障。

“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是我们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更是全市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全国劳动模范、齐鲁大工匠、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运营部焊工孙志辉说,“我们要当好工人阶级时代风采的践行者、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产业工人队伍薪火相传的引领者,带动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及创新创造能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来源:烟台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290523文章数 117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