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初秋时节,走进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农家书屋里,村民们正在认真聆听理论宣讲;文化广场上,道德模范事迹宣讲吸引众人驻足;“道德银行”里,村民正用文明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金丝峡游客服务中心内,志愿者正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手册,提供咨询引导服务……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正是该镇创新推行“学、引、聚、融、宣”五字工作法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们从‘学’入手筑牢根基,用‘引’树立价值导向,以‘聚’团结群众力量,靠‘融’整合各方资源,借‘宣’传播文明风尚,真正让精神文明建设在基层扎下根、发出芽。”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乡音声声传党音。以“学”为先导,该镇打造“家门口的学习课堂”,组建由党员干部、乡贤能人组成的宣讲队伍,开展集中宣讲40场,用乡音土话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田间地头。“这样的宣讲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太子坪村村民李大爷连连称赞。
积分赋能树新风。用“引”树新风,创新建立的数字“道德银行”成为亮点工程。村民王大姐拿着积分卡高兴地说:“做好事还能攒积分换东西,大家都争当好人哩!”截至目前,全镇已开展道德评议活动3场,兑换价值数万元奖品,15场表彰活动让千余人感受到榜样力量。
文化盛宴润心田。以“聚”凝民心,镇里紧扣群众需求,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20余场。“以前农闲就打牌,现在有广场舞、秧歌赛、篮球赛,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张女士说。这些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文明实践零距离。靠“融”促实效,构建“1+14+N”文明实践体系,1个镇级实践所、14个村级实践站和N个实践点形成服务网络。金丝峡游客服务中心作为重要文明实践点,常态化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志愿服务、应急援助等工作。“银龄暖阳·文明相伴”“畅行先锋 假期护航行动”等特色项目,让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今年以来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36场。
新风正气拂面来。借“宣”倡新风,通过设置家风主题墙、评选五美庭院、推行“红黑榜”等举措,营造崇德向善氛围。同时在景区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等活动,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截至目前,已有10对新人简办婚礼,3人荣登红榜,文明节俭蔚然成风。
如今的金丝峡镇,环境美、人心聚、风气正。“五字工作法”如同绵绵春雨,滋养着文明之花在乡野灿烂绽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丹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