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至17日,中美第四轮关税谈判将在西班牙马德里拉开帷幕。此前三轮谈判中,特朗普政府始终未能占到便宜,原本定在11月初的磋商被紧急提前,明眼人都能看出,美国这次是急了,想在谈判桌上靠“场外动作”找回主动权。可谁也没想到,谈判还没开始,特朗普就甩出四大施压手段,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而中方的回应则冷静又强硬,直接戳中美国痛点。
9月12日,美方突然一改此前的消极态度,主动要求与中方防长、外长通话,短短几小时内两次沟通,营造出一种“局势紧迫”的氛围。可通话内容刚结束,美国就立刻露出了真面目——众议院当天宣布,将对台军援金额从原本的3亿美元大幅提升至10亿美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拜登时期同期的7亿多。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高调宣称,已与台湾地区达成“重大贸易协定”,公然踩碰中方红线。
就在中美“2+2”通话的同一天,美国与英国两艘军舰又跑到台湾海峡,搞起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明里暗里给“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巧合的是,当时我国福建舰航母正在台海开展出航测试,美国此举无疑是想借“军事动作”干扰中方,同时为关税谈判增加筹码。一通话、一军援、一贸易协定、一军事挑衅,短短一天内,美国就把“台湾牌”打得淋漓尽致。
可特朗普的施压还没结束。9月13日,他又将矛头对准盟友,向北约国家发出函件,要求北约作为一个整体,对中国加征50%到100%的关税。要知道,北约本质上是军事同盟,如今却被美国强行拉来参与贸易战,这种“捆绑盟友”的做法,连欧洲内部都议论纷纷——法国、德国等主要经济体眼下通胀飙升、社会动荡,连自身经济都难保,哪还有力气陪美国打贸易战?不少分析认为,美国这是自己扛不住关税战压力,想拉着欧洲一起“买单”。
同日,美国商务部再出狠招,将32家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23家来自中国,且多为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的设备采购企业。美国想通过切断中国芯片产业链,在科技领域卡住中方脖子,以此在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面对美国接二连三的霸道行径,中方再也不做“无谓妥协”。我国商务部首先发出冰冷质问:美方频繁加码施压,到底“意欲何为”?随后直接亮出反制措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这一招可谓精准打击:美国一直想靠成熟半导体对中国“倾销”获利,如今中方主动调查,意味着美国模拟芯片想再靠低价抢占中国市场的路被堵死。更关键的是,中国如今在芯片领域已有自主产能,就像之前应对美国大豆反制一样,即便没有美国货,也有足够货源支撑国内需求,美国的“芯片牌”,这次彻底失灵了。
从军事挑衅到捆绑北约加税,再到科技领域制裁,特朗普试图靠“多线施压”逼中方让步。可中方的回应早已说明态度:你敢出狠招,我就有硬反制。接下来的马德里谈判,美国若还抱着“施压换利益”的幻想,恐怕只会再次失望。毕竟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能被随意拿捏的对象,在关税战中,中方有的是耐心和底气,奉陪到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