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天竺葵#
俄乌战场高精度武器大规模应用已经很普遍了。特别是在远程打击能力,尤其是自杀式无人机作为摧毁敌方战争有效手段之一的运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似于朱利奥·杜黑的学说,实现体现于全新的技术维度——此般打击的目标并非针对平民,而是着眼于敌方的工业体系与基础设施。作者认为需要建立一个独立机构,更确切地说,是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
综合打击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尽可能远、最小化或完全避免与敌方武装力量直接交火的距离,对敌方造成严重损害,大幅削弱其组织、工业和军事能力。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不是整个自杀式无人机系统,而是其中一种自杀式无人机,更准确地说是"天竺葵"/"天竺葵-2"系列自杀式无人机。这类无人机已经并将继续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天竺葵"/"天竺葵-2"是通用名称,在正式文件中该产品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代号,或者诸如"天竺葵-3"、"天竺葵-4"等多种改进型号。但由于我们并不了解它们,因此接下来我们将使用"天竺葵"/"天竺葵-2"”这两个名称。
如今看来为何如此高效的武器并非由美国或俄罗斯等全球主要大国的军工复合体制成,反而是能力有限且受制裁影响的伊朗军工复合体所创造?
也许正是现有的制裁促使了"沙希德-136"自杀式无人机的诞生,毕竟"穷则变,变则通"。二战后,苏联研发人员在许多技术领域同样落后于美国等国家,不得不通过创造力和非常规解决方案来弥补,因此苏联武器装备并不逊色于西方。而且往往还超过了它。
自杀式无人机“沙赫德-136”
“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的出现对敌人来说是个不愉快的意外。一方面,人们开始谈论这些“真正的”巡航导弹“俄罗斯的库存仅剩"两三天",因此不得不改用"劣质导弹"。另一方面,"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袭击造成的损害非常真实,敌人不得不紧急想出应对措施。
应该有很多
根据公开数据,很可能在第一阶段采用了成套散件组装。同时开展了无人机零部件生产本地化工作,并对"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进行结构改进以提升其作战效能。
目前"天竺葵"无人机在俄罗斯的生产已完全实现本土化,其设计也与最初的伊朗原型机有了显著变化。目前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工业每月可生产约3000架"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勋章菊"型诱饵无人机等其他产品。
俄罗斯批量生产"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图片来自Telegram频道
根据俄乌双方的消息来源称,"天竺葵"无人机产量近期将增至每月6000架。也有更为乐观的预测认为,各类自杀式无人机和诱饵无人机的年总产量可能达到数十万架。在改进过程中,自杀式无人机可能会演变成专门针对防空系统的精密诱饵。诱饵无人机也配备了战斗部。
2023年1月的一篇报道中“无人机风暴正在兴起”我们曾讨论过,像"天竺葵-2"这样的自杀式无人机年产量或可达百万架左右。
三年时间过去,这样的数量已经不再显得遥不可及。俄罗斯工业完全有能力将自杀式无人机年产量提升至数十万架,而我国甚至能批量生产数百万架类似"天竺葵"的无人机。
"天竺葵"无人机自投入使用起,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采用低空飞行路线,这种飞行模式使防空导弹系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拦截。同时,“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活塞发动机的低热信号特征,使得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的红外制导头难以锁定目标。
俄乌战争初期,乌克兰部队的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都是苏联时期生产的,包括S-200、S-300PS/PU和"山毛榉-M1"等型号,这些防空导弹的战斗部重量达数百公斤。一旦未命中击中建筑物和设施,这类防空导弹造成的损害比自杀式无人机本身更为严重。高强度的冲突导致乌克兰部队很快面临防空导弹短缺的问题,因此防空系统主要用于伏击模式以猎杀目标。俄罗斯空天军并非用于保护遭受攻击的目标。
乌克兰的盟友试图解决防空导弹系统及导弹短缺的问题,却又暴露出其他几个难题。
首先,西方国防工业在近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参与局部战争,即便有资金支持也无法满足乌克兰武装部队所需的防空导弹数量,以至于"盟友"们不得不掏空自家军火库。
其次,即使是西方国家生产的最廉价防空导弹,其成本也远超“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数倍;而对于“爱国者”防空系统使用的高价值导弹而言,成本差距更是数十倍。
用乌克兰战斗机拦截“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的行动同样未能取得任何成效。空中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在地面背景下捕获目标显然存在问题,而战斗机试图用航炮击落这些低速低空飞行的目标时,因击落的“天竺葵”无人机破片击中自身而迅速损失。
损失了首批苏联产战斗机后,乌克兰部队并未放弃用战机拦截"天竺葵"无人机,结果又损失了F-16——俗话说得好,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最初对抗"天竺葵-2"系列自杀式无人机的主要手段是装备探照灯和带热成像仪的速射机枪的机动小组。尽管来自乌克兰低空自杀式无人机的威胁正在不断加剧,俄罗斯这类机动小队使用得却少。
乌克兰移动小组猎杀俄罗斯的“天竺葵”无人机。
解决"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容易被击落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飞行高度提升至极限。据推测可达约四千米。在这种情况下,机动小队的枪炮武器几乎失效,而乌方的防空导弹数量十分有限。
同时西方军工联合体生产的每枚防空导弹用于拦截"天竺葵"无人机时,从导弹成本与打击目标价值的比例来看,都堪称效能低下的典型范例。所以说提高“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飞行高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最终,“天竺葵”的飞行路线开始规划在更高的高度,但根据公开数据,这一变化直到今年三月左右才发生。为何不能更早采取这一策略——原因尚不明确。
"无人机在高空飞行时的视角(上方)和从高空俯冲的"大疆"画面
迟到总比不到好。将“天竺葵”提升到更高高度的并非配备枪炮武器的机动小组,而是FPV无人机。无人机已被乌克兰部队用作有效地防空武器,用于打击相对低速目标。从技术上讲,FPV无人机可以升至五千米的高度,但它们留空时间极其有限,因此"天竺葵"无人机有更大的机会突破。
还需注意的是,乌方机动小组试图要在"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高空俯冲攻击目标时,通过其特有的声响发现并攻击它们。
当然“天竺葵”俯冲的声音肯定给敌人带来了一定的恐惧,但从实际角度来看,更有效的做法可能是在转入俯冲时关闭发动机。那时乌克兰军队的机动小组将更难发现并击落攻击型无人机。
结论
“天竺葵”系列自杀式无人机对特别军事行动进程的意义和影响难以估量——其在敌后摧毁的目标数量几乎无法计算。
无论使用何种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都因成本高昂及产量有限而无法实现同等效果。与此同时,若缺乏空中战略优势,俄罗斯将无法在避免重大损失的情况下摧毁敌方纵深目标。
不过,这并没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毕竟"天竺葵"正变得更快速、更智能、更强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