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会觉得,汽车圈怎么突然刮起了“羊毛风”?最近听说天津源宝行那边,宝马735Li出了个企业购车方案,直接在网上炸了锅。明明一辆指导价91.9万的豪车,能用不到60万买到手,还能把税费玩出新高度,一顿操作之后,实际支出就剩下34万多。最阴的是,再多拿5万多块钱,人家再给你塞一台价值35.39万的宝马i3。只要是做生意的,谁看了不眼热。
其实,这阵子豪华车企对公司客户各种操作玩得特别花。比如今年,宝马、奔驰、奥迪都开始卷企业市场。个人消费不比过去火热了,大家都盯上手里有公账的老板们。再加上新能源转型压着走,油电混搭这种套路也常见。像这波“买燃油7系送纯电i3”,说白了就是消库存顺便拉点对品牌新能源的好感度。
不过,优惠看起来真香,其实门槛一大堆。第一个坎就是银行贷款——你公司不贷个款,人家那套玩法根本不适用。贷款不是说批就批,批下来后每月还得还钱,这对现金流紧的中小企业来说真心有压力。而且车不是挂老板名下,是算公司的固定资产。后面哪怕这车让自己开回家,有些地方按规定还得额外补缴个人所得税——要是碰上稽查,麻烦不断。
说抵税的事,看着挺美。其实企业买车的进项增值税能抵销项税,企业所得税通过折旧或一次性扣除也能省点税,算起来这两块能帮你省下二十多万。可普通人去4S店直接买,享受不了那种折扣福利。所以你要是正好有公司有购车需求,账算明白了,这种政策还能让你多省出一大笔。
还有一条,宝马i3这个“赠品”,其实是“加5.2万选装”。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抢得到,有名额限制。一般遇到这种活动,多半是店里在冲销量或者想清库存。你抢到了是别人眼里的“天降红利”,没抢到只能望梅止渴,而且附加条件不少——比如说以后必须在指定4S店保养,保险也要捆绑高端套餐之类,羊毛薅的同时还得看清楚背后的锁链。
再说公司买车,后续像充电、保养、维修这些支出,理论上可以全作为运营成本入账,从公司账上抵掉税。但别忘了,车子毕竟是消耗品,时间长了贬值安慰不了人,每年还得计提折旧。你要真图这点短期优惠,忽略掉长期管理和变现问题,等到哪天公司用不上了,车又卖不出价,那滋味估计没人想体验。
说到底,企业购车薅羊毛确实吸引人,可每家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新项目落地,需要公务用车,现金流稳稳的,“买7系送i3”拍板买下来,真的爽翻;也有人就是冲着优惠去,贷款压力大,公司业务和车不匹配,没多久可能就后悔了。
现在各路豪华车经销商搞活动拼命放大招,套路千变万化。对于普通老板来说,这种“天上掉馅饼”式的事情,背后绝对不是随便捡来的便宜。动心之前,还是得把细则看仔细,别最后捡了鸡毛丢了西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