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用农药也能治病害?植物体内竟藏着“天然抗生素”

0
分享至

在水稻田里,一场台风过后,原本翠绿的稻叶突然布满枯黄的斑点,如同被火焰灼伤;在番茄大棚里,饱满的果实还没成熟,植株就整株枯萎,根部腐烂发臭;在猕猴桃园里,枝干上渗出琥珀色的黏液,最终整棵树枯死……这些看似不同的灾难,背后都藏着同一个“凶手”——植物细菌性病害。



植物细菌性病害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使用AI生成)

长期以来,人类对付这些“凶手”的武器寥寥无几,且大多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化学农药,既污染环境,又容易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周俭民团队与北京大学的雷晓光团队合作,在植物自己的“防御系统”里,找到了一种能让细菌乖乖缴械投降的神奇物质——芥酸酰胺。这种由植物自身产生的化合物,像一把精准的狙击枪,能让细菌的“致命武器”彻底失灵。这场耗时15年的科学探索,不仅揭开了植物免疫的神秘面纱,更给农业抗病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

植物体内的秘密武器

要理解芥酸酰胺的神奇之处,得先认识一下植物细菌性病害的致病工具。

在微观世界里,能让植物生病的细菌,比如引发水稻白叶枯病的白叶枯病菌、导致番茄青枯病的青枯菌,都装备着一套精密的攻击设备——Ⅲ型分泌系统:它由数十种蛋白组成,顶端有一根细长的“针头”,基座牢牢固定在细菌表面,能精准地将毒性蛋白“注射”到植物细胞内。

当植物的免疫系统被激活时,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会罢工失效。也就是说,植物体内一定有某种物质,能精准打击细菌的“注射器”。要在植物的化合物宝库里找到那把“拆解器”,堪比在太平洋里寻找一根特定的针。

科学家从拟南芥中提取了上百种化合物,逐一测试其对细菌Ⅲ型分泌系统的抑制作用。他们把拟南芥的提取物反复通过色谱柱,像筛沙子一样层层筛选,再用质谱仪分析每一种成分的结构,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是否能让细菌的“注射器”失灵。这就像在开盲盒,不知道下一个出来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哪一个才是要找的宝藏。



拟南芥

(图片来源:Wikipedia)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百次的尝试后,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名为“芥酸酰胺”的化合物——在此之前,它的身份是工业上常用的“爽滑剂”,被添加在塑料薄膜里防止粘连,从没人想过它会是植物的“抗病卫士”。如同在仓库里翻出了一把蒙尘的宝剑,谁也没想到它能在战场上大杀四方。

细菌的投降仪式

芥酸酰胺到底是怎么让细菌“缴械投降”的?这成了团队接下来要破解的核心谜题。

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他们给芥酸酰胺装上一个荧光标签,就像给鱼钩装上发光的鱼饵,让这个“分子钓竿”能精准探入细菌体内。当芥酸酰胺与细菌内的蛋白结合时,就能通过荧光信号“钓”出它的作用目标。

结果令人兴奋,芥酸酰胺精准地锁定了细菌“注射器”基座上的一个关键蛋白——HrcC。通过冷冻电镜观察,团队看到了一幅清晰的分子解构画面:芥酸酰胺像一个特制的分离器,钻进HrcC蛋白的缝隙里,轻松一撬,就把原本紧密结合的基座结构分离了。

细菌的注射器是个精密的复合体,HrcC就像基座上的卡扣,一旦被分离,整个装置就散架了。这时候细菌还活着,却再也不能向植物注射毒素,只能像被缴了械的士兵,乖乖失去战斗力。

这个发现颠覆了人们对植物抗病的认知。传统农药是“无差别攻击”,不管是有害细菌还是有益微生物,统统一网打尽;而芥酸酰胺是“精准狙击”,只破坏细菌的“作案工具”,对土壤里的固氮菌、根瘤菌等有益微生物毫无影响。甚至对这个致病菌本身,也没有影响。这正是自然界的智慧——植物在数亿年的进化中,早就学会了以最小代价赢得战争。



芥酸酰胺介导的植物防御机制模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从实验室到农田的“绿色守护”

实验室里的发现固然重要,但最终也要经得起农田的检验。

于是,团队带着芥酸酰胺溶液来到了田间地头。他们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分别用芥酸酰胺溶液浸泡植物根部,对比市场上常用的铜制剂农药处理,还有一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非常显著,未处理的番茄几乎全部枯萎,而用芥酸酰胺处理的番茄存活率超过了85%,与铜制剂处理组不相上下。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的“速效性”。在一片感染了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里,团队直接把芥酸酰胺溶液喷洒在病叶上,6小时后取样观察,发现细菌的“注射器”几乎全部失效,原本蔓延的病斑也停止了扩张。就像给植物披上了一层隐形铠甲,细菌再凶也攻不进来。

除了上述的强大功效,和传统农药比,芥酸酰胺的优势还不止于此。

一是超乎想象的稳定性:在40℃的高温、90%的湿度下存放一周,芥酸酰胺的活性几乎没变化;而铜制剂遇水容易分解,抗生素则怕强光。这意味着它在南方湿热的大棚里,或是北方干旱的田地里,都能稳定发挥作用。二是显著的成本优势:每亩地只需要几克芥酸酰胺,折算下来成本只有几块钱,比铜制剂便宜一半,更远低于抗生素的成本。三是环境友好性:它对环境完全无害,不会像铜制剂那样在土壤里积累,也不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

在浙江的水稻田里,农民们对这个“新武器”赞不绝口。“以前台风过后,白叶枯病一来,亩产至少降三成。现在喷上这个‘新农药’,几天就能稳住,稻子照样长得好。”一位种了20年水稻的老农说。

让作物变身“抗病卫士”

芥酸酰胺的发现,不仅带来了一种新型绿色农药,更打开了一扇“让作物自己抗病”的大门。

团队想到了一个更彻底的办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让作物自己合成更多的芥酸酰胺。就像给植物装上武器制造厂,让它随时能生产细菌拆解器,从被动防御变成主动出击。

这个想法很快在水稻上得到了验证。科学家们编辑了水稻中调控芥酸酰胺合成的基因,让水稻叶片中的芥酸酰胺含量提高了3倍。在接种白叶枯病菌后,这些“基因编辑稻”的发病面积比普通水稻减少了70%,且生长发育完全正常。

芥酸酰胺在猕猴桃上的应用前景更令人兴奋。猕猴桃溃疡病常常被认为“无药可治”,一旦发病只能砍树。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测试发现,叶片中芥酸酰胺含量高的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抵抗力明显更强。未来通过基因编辑,或许能让猕猴桃获得抵御这种绝症的能力。

按照团队的规划,未来将有两条应用路径:对于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通过基因编辑培育“免疫增强型”品种,实现抵御细菌性病害的长效防控;对于番茄、辣椒等果蔬,既可以在苗期用芥酸酰胺溶液浸泡根系,也可以在发病期直接喷洒,灵活应对不同场景。

历经15年的科学启示

这个研究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历时整整15年,回顾这15年的研究,科学家们感慨万千。

跨学科的信任与协作成为破解科学难题的关键。团队成员有的懂植物免疫,知道“细菌的弱点在哪里”;有的懂化学分离,知道“如何找到攻击弱点的武器”。就像生物学搭建了“战场地图”,化学提供了“精准弹药”,最终打赢了这场“微生物战争”。

业内专家评价这项成果称,这是植物免疫领域令人激动的发现,它告诉我们,自然界早已为人类准备好了答案,我们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去寻找。

如今,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芥酸酰胺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被清晰地呈现给世界。但对团队来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们正在筛选更多植物中的“细菌拆解器”,希望能找到对付不同病原菌的“专属武器”。

在猕猴桃园里,曾经因溃疡病撂荒的土地上,新栽的树苗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枝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树苗会成为能自己合成芥酸酰胺的“抗病超人”,再也不用担心细菌的侵袭。而在更广阔的田野上,一场由植物“自产药”引发的农业革命,正在悄然拉开序幕。

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从来不是征服,而是学习。当我们学会从植物身上汲取智慧,农业才能实现高效与可持续的平衡。

参考文献:

[1]Miao, Pei, et al. “A widespread plant defense compound disarms bacterial type III injectisome assembly.” Science 387.6737 (2025): eads0377.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花茶(青岛农业大学)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免签当天,俄罗斯游客挤爆黑河入境大厅,一眼看去20个俄罗斯美女

免签当天,俄罗斯游客挤爆黑河入境大厅,一眼看去20个俄罗斯美女

春序娱乐
2025-09-16 14:15:10
美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

美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

扬子晚报
2025-09-15 12:25:20
新上任海归总监命人事辞我,我冷声回:转告他,明天不用来公司了

新上任海归总监命人事辞我,我冷声回:转告他,明天不用来公司了

红豆讲堂
2025-09-02 16:05:34
背刺中国打响第一枪!美国死士全被激活了

背刺中国打响第一枪!美国死士全被激活了

罗列思维
2025-09-15 18:20:25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韩复榘被枪毙前,提议换鞋,刚迈出一步,一排子弹射来,身中七枪

尚曦读史
2025-08-03 17:23:07
4550亿美元!史无前例的订单,狂暴的涨幅,这个全球绝对龙头杀疯了!

4550亿美元!史无前例的订单,狂暴的涨幅,这个全球绝对龙头杀疯了!

价值事务所所长
2025-09-15 21:54:48
飞几千公里吃榴梿的人,上瘾了

飞几千公里吃榴梿的人,上瘾了

新周刊
2025-09-15 16:11:00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中国女农场主在赞比亚遇难,死因曝光!韩红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来科点谱
2025-08-06 09:11:25
英媒:瓜帅认为刘易斯防守存在短板,准备让胡桑诺夫踢右后卫

英媒:瓜帅认为刘易斯防守存在短板,准备让胡桑诺夫踢右后卫

雷速体育
2025-09-16 17:33:10
有公积金的恭喜了!9月13日起,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取消!使用范围也变了!

有公积金的恭喜了!9月13日起,住房公积金提取限制取消!使用范围也变了!

会计人
2025-09-13 23:50:39
经纪人:杰克逊不会再回到切尔西,他靠进球证明自己而不是出场数

经纪人:杰克逊不会再回到切尔西,他靠进球证明自己而不是出场数

直播吧
2025-09-16 15:52:06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十大元帅的后代,谁的军衔最高?

顾史
2025-06-23 21:36:45
会谈结束,中方公布谈判结果,9个字不同寻常,全球松了一口气

会谈结束,中方公布谈判结果,9个字不同寻常,全球松了一口气

时时有聊
2025-09-16 16:17:11
惯子如杀子!辽宁女孩早晨遛狗导致全家被害,父亲重伤,母亲被杀

惯子如杀子!辽宁女孩早晨遛狗导致全家被害,父亲重伤,母亲被杀

深度报
2025-09-02 22:45:04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隔壁夫妻天天蹭我充电桩,我怒断电源出国游,3天后物业打来电话

清茶浅谈
2025-09-11 21:10:19
南京文旅太有才!直接攻击泰州最薄弱的地方:听说你现在算苏南了

南京文旅太有才!直接攻击泰州最薄弱的地方:听说你现在算苏南了

史行途
2025-09-16 13:06:20
美国人后悔了,十几天时间,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

美国人后悔了,十几天时间,美国对华出口生意基本被别国瓜分了

南权先生
2025-09-16 11:04:16
9月第二周销量出炉:零跑稳居新势力第二,小米超过问界 排名上升

9月第二周销量出炉:零跑稳居新势力第二,小米超过问界 排名上升

车市红点
2025-09-16 15:48:03
网友喊话西贝进上海校园,上海网友:我儿子屎都能吃,都觉得午饭难吃

网友喊话西贝进上海校园,上海网友:我儿子屎都能吃,都觉得午饭难吃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5 13:00:40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通告全岛,两岸是一家人

阿天爱旅行
2025-09-16 03:47:31
2025-09-16 18:40:49
中国科普博览 incentive-icons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4566文章数 2012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头条要闻

美媒:美国面临无人机制造困境 难以与中国等国相匹敌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旅游
亲子
时尚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大话西游手游龙兔怎么获得?龙兔孵化门槛低,30天就能拿到!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广东自闭症新生重新入学,专家:50%自闭症儿童可进入主流教育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