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正式启动,地点选在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这已经是一年内两国高层第四次面对面交锋。就在谈判开启的同时,英国《金融时报》放出消息称,中国已向特朗普发出访华邀请,意图在北京举行一次中美元首峰会。
要知道,特朗普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很快会访问中国”,如今却突然按兵不动,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为什么突然变得犹豫?这次谈判又能否为中美关系带来真正的转机?特朗普,到底在犹豫什么?白宫的沉默,又意味着什么?
中美此次马德里会谈,从表面看只是一次常规性的沟通,但实际意义远远不止于此。这是双方商定延长“经贸战休战期”后的首次接触,也是为10月底韩国APEC峰会做准备的“预演”。
会谈第一天,中方代表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率队,美方则由财政部长贝森特领衔。当天闭门密谈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贝森特从会场走出来时,表情严肃,眉头紧锁,只说了一句“明天继续”,就匆匆离去。这种反应,足以说明谈判过程不顺利,美方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特朗普本人也一反常态,在社交媒体上罕见承认“美国落后了”。他提到美国现在连一艘船都造不出来,甚至要向别国学习制造业技术。对比过去他“美国第一”的口号,这种语气变化让不少美国网友惊讶地表示:“特朗普真的变了。”
其实白宫的沉默并不难理解。中美之间的分歧不仅限于关税,还包括芬太尼、技术出口、TikTok等多个层面。尤其在芬太尼问题上,美方仍不断试图将责任甩锅给中国,而中方早已明确:合作可以,但不能接受无理指责。
在谈判前夕,美国商务部又将23家中国企业拉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方迅速反击,商务部宣布对美国产模拟芯片展开反倾销调查,还追溯三年数据,锁定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四家美企。
新加坡媒体报道称,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1%,倾销幅度甚至达到300%。这一举动,直接打在美方痛处。这种“你来我往”的反制节奏,已经成了中美之间的新常态。而这场马德里会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美方早在8月底就曾透露,原计划将谈判推迟至10月APEC峰会前后,显然并不着急。但现实情况却让美国不得不提前启动谈判。
8月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极差,CPI持续上涨,失业率升至4.3%,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财政赤字突破37万亿美元,利息成本压得财政部喘不过气。
更让特朗普焦头烂额的是,大豆问题。中国今年没有下单美国大豆,数百万吨订单转向巴西和阿根廷。而美国中西部农民一直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眼看支持基础动摇,他哪敢坐视不管?
面对内外交困,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务实”选择。但即便如此,他们仍不肯在核心问题上让步。例如,特定中国企业在美业务的“禁令”延期问题,成为这次谈判的焦点。目前该延期将于9月17日到期,若无法再延,相关APP将在美国被强制下架。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谈判的最大成果,可能就是再延长这一禁令期限,让局势暂时不“爆炸”。而不是在关税或技术出口方面取得实质突破。
美方还试图将议题引向俄罗斯问题。谈判前一天,特朗普突然发信给北约国家,要求他们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提议对中国征收50%至100%的新关税。他声称这样能让俄乌冲突“迅速结束”。这种将中国“捆绑进”俄乌冲突的做法,明显是想逼迫中国在非核心领域让步,增加谈判筹码。
但中方早已识破这一点,并未在这些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反而将美方的“急迫”转化为自身的战略主动。例如,在“特定企业”问题上,中方没有急于回应,而是将其当作谈判中的一张牌,吊着美方胃口。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就是中美元首会晤的安排。虽然中国发出了正式邀请,但特朗普至今未作明确回应。白宫内部消息称,是否在北京举行尚未确定,也可能选择“第三国”会面。目前最可能的地点就是韩国——因为10月底APEC峰会将在韩国庆州召开。
这种安排,也符合近年来中美高层互动的惯例。拜登执政时期,多次中美元首会晤都选在APEC期间举行。现在特朗普似乎也准备按此路线继续走下去。只是对他来说,这种“继承拜登路径”的方式,并不情愿接受。
特朗普上任半年以来,几乎在推翻拜登的所有政策遗产,如果最终还是在APEC会晤中国,难免会被外界解读为“步前任的后尘”。这恐怕也是他迟迟没有明确表态是否访华的另一个原因。
但时间不等人。这场马德里的谈判,其实就是为APEC峰会铺路的热身战。如果在马德里无法取得哪怕象征性的成果,APEC期间的会晤也将陷入尴尬境地。
当前中方的策略十分清晰:不是为了“妥协”而谈判,而是为了争取时间与空间,稳住局势。比如对关税问题,中国并不急于解决,因为休战期已延后90天,到11月10日才到期。这段时间,正好可以观察美方态度是否有松动。
在技术出口方面,中方也不再期待美方“网开一面”。反而更注重自身产业链的提升与替代能力建设。比如华为的麒麟芯片回归,就是一个信号。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上涨了5.4%。这说明美方制裁的效果已经大打折扣。
中方的自信,也体现在对TikTok问题上的态度。面对美方“卖不卖就禁”的威胁,中国明确表示,算法是核心技术,不容转让。规则不能因一国之言而改变。
在这种强硬立场下,美方谈判团队只能节节败退。而特朗普也越来越清楚,仅靠“嘴炮”和威胁,已经无法在中美博弈中占上风。
马德里谈判没有解决世界难题,也没有带来重大突破,但它却清楚地传递出一个信号:美国急了,而中国依然稳得住。这场博弈,拼的已不再是话语权,而是各自的经济韧性和战略耐力。
中美马德里谈判虽然还未见实质成果,但其意义在于为未来的高层互动铺设道路。特朗普的犹豫与白宫的沉默,恰恰说明美国已经意识到这一场博弈不再由它一方主导。接下来,就看谁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走得更稳、站得更久。
信息来源:
[1]中美双方将在西班牙会谈 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TikTok等问题 央视新闻
[2]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 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