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论坛现场。人民网 黄卓摄
人民网长沙9月15日电 9月12日至14日,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分会承办的“第三届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
本届论坛聚焦新媒体时代的语言变迁、文化传播与技术融合,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媒体机构和企业的近80余位代表参加。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大学)副主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罗军飞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化的传播方式和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本次论坛汇聚学界和业界的智慧,共同探讨新媒体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对推动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中南大学)副主任、人文学院院长范明献在欢迎辞中表示,中南大学一直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他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界与业界的对话合作,共同探索新媒体语言研究的新范式、新方法,为推动语言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悉,本届论坛共设置了两场大会发言、四个分论坛。各分论坛上,围绕“媒介技术与语言发展”“网络语言与社会文化”“跨文化传播与语言认同”“语言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等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报告了最新研究成果。
作为语言文化交流和研讨的重要活动之一,新媒体语言文化论坛已在湖北武汉、贵州兴义、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了三届,在推动语言文化传播、新媒体语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黄卓、曹修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