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难看了!”广东广州,一业主开车回家,经过小区大门时,系统却突然广播说:“您已欠物业管理费超过26761.93元”,声音不小,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业主找到物业讨要说法,对方却表示:又没涉及你电话和姓名,你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据小区的业主介绍,拒交物业费,这是很多业主们达成的共识, 一方面是物业做的不好,他们手上也有很多的证据,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回查时发现,物业从12年入住的时候,其实就不具备入住小区的资格,在他们看来,既然都没有资格进小区,又凭什么要求我们缴费
原本是业主联合起来,用不缴费的方式表达不满,却没想到物业用这种“公开”的方式来催缴。虽然没点名道姓,但在熟人不少的小区里,车牌号一对,谁欠费几乎一清二楚
这种方式,看似“技术流”,实则简单粗暴,不仅伤了业主颜面,更激化了双方矛盾
我们换个角度想,物业公司用广播公开欠费金额,真的合适吗?尽管没有直接报出姓名电话,但在特定环境中,车牌与住户身份极易对应,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个人信息的变相公开,这显然不太合适
归根结底,小区是业主的家,物业本应是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单纯的管理者或收费方。双方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应建立在契约与信任的基础上
用广播催费,表面上是技术升级,实则是沟通的无能。真正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打开天窗说亮话——物业要摆正位置、提升服务、公开账目;业主也要理性维权、合法表达,寻求有效沟通与第三方协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